815次
2024-07-31
近年来,随着“成分党”“种草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化妆品功效,中国化妆品行业正式迈入功效评价时代。根据《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2022年1月1日起,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申请特殊化妆品注册或者进行普通化妆品备案的,应当依据《规范》的要求对化妆品的功效宣称进行评价,并在国家药监局指定的专门网站上传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这意味着,化妆品功效宣称必须用事实说话。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化妆品功效评价报告。
化妆品功效评价政策背景
2021年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第22条明确要求:化妆品功效宣称需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同时也要求注册人和备案人需要去接受社会监督,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网站上,公布相应的数据。
在《条例》之下,也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以及《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等配套的二级法规。
不同的功效宣称方向需要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估,《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中的规定十分直观详细,在此不再赘述。
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
化妆品功效评价是化妆品功效宣称的科学支撑中,非常重要的手段。那么功效评价就是通过一些方法,比如非细胞体系的方法、细胞生物学的方法,以及临床的人体实验等,对化妆品的功效进行测试、分析和解释。
目前支撑功效宣称的方法有三个大的版块,包括在体实验、体外实验以及消费者调查,体外实验即是法规中所说的实验室试验的方法。
1、在体实验
首先来看一下在体实验,前面也提到,在体实验主要包括了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主要是前期在防晒剂、美白抗皱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目前在体的实验主要还是依赖人体评价,人体评价也分为两个大的方向:
一个方向是主观评估,涉及两个维度的主观评估,一个是视觉评估,需要医生或者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开展,另一个是志愿者的自我评估,比如肤色改变、皱纹改善等评价。
另一个方向是仪器评估,顾名思义——市面上会有各种类型、各种型号的仪器,展示皮肤参数,从而进行功效评价,比如检测美白功效的LAB仪和Mexmeter MX18,皱纹分析仪器Derma-TOP HE、VC20等等。
2、体外实验
在功效评价的实验室方法中,即体外的方法中,也可以进一步细分,其中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属于非细胞实验。
物理化学法主要是检测产品自身物理性能、特定化学成分含量的评价,来评价其效果。如在保湿中的应用:配方中的很多保湿剂,有吸水的作用,能够帮助皮肤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因此可以通过对角质层的称重,评估其是否具有保湿效果。
还有在防晒中非常典型的应用:比如对配方中防晒剂含量定量检测,证明配方中确实含有防晒剂且满足含量要求,从而证明配方具有防晒效果,或是将防晒剂涂抹在玻璃或者石英界面,通过检测其对紫外的反射作用来评估其防晒效果。
生物化学法主要是借助光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影响功效的特殊指标,包括重要的生物分子,进行含量分析。目前在生化法中进行较多的是抗氧化版块的DPPH和ORAC,主要针对不同的氧自由基和氮自由基进行抗氧化能力测评。除此之外,生物化学法在美白功效和美白活性物筛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比如体外检测蘑菇酪氨酸酶活力。
细胞生物学方法与前面两种非细胞检测体系相比,核心在于建立细胞模型,模拟人体的生理环境去培养这个细胞,最后去检测细胞接触受试物前后的变化,通过指标的变化来说明被检测的原料或者配方是否具有特定的功效。
以抗皱功效的检测为例,可以做细胞的增殖实验,也可以检测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没有提升,再比如检测衰老相关的基因,这些都是可以在细胞维度开展的。
替代检测会比单层的细胞实验更深一个维度,主要是基于体外构建的重组皮肤,无论在基因表达、组织结构和屏障功能方面,它都更接近天然皮肤,因此在化妆品的安全评价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欧洲对皮肤刺激性、眼刺激性评价的开展,主要就是依赖于皮肤模型。皮肤模型在化妆品功效评价方面同样有着广泛应用,比如美白、保湿、抗皱以及抗污染等等。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