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政策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问题解答
  • 2089次
  • 2019-10-11

2017年6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开始实施,进一步完善清洗消毒方面的流程步骤。下面列举内镜清洗消毒的常见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新标准的要求。

 

1、侧漏。如何预防内镜破损?如果是站在保护镜子和保护消毒效果的角度,每次清洗前进行测漏是非常不错的措施。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应该每天至少进行1次侧漏。《规范》建议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宜具备测漏功能。在测漏时需要旋转大小角度钮,使内镜先端向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弯曲,先留心观察有无气泡冒出,再观察其他部分,以便及时发现管道及外皮的细小漏水情况。而自动清洗消毒机虽然有测漏功能,但无法旋转大小角度钮,故而只有内镜出现较大破损时才能发现,所以就算使用自动清洗消毒机也必须先进行手工测漏。

之所以规定“内镜使用后宜每次清洗前测漏;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1次”,是因为国内大多数医院内镜数量不能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每次使用后即测漏不太可行,但该要求并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

 

2、清洗剂更换问题 。内镜清洗剂种类很多,常见的包括多酶清洗剂、无酶清洗剂和碱性水等。而多酶清洗剂在临床中就被广泛应用。但多酶清洗剂长时间使用后,细菌大量滋生会产生内毒素,而内毒素即便通过高水平消毒或常规的压力蒸汽灭菌都很难清除的。而且,多酶清洗液是一种含有蛋白水解酶等多种酶的清洗剂,如果稀释至有效作用浓度,除分解有机物外,还会相互作用,如蛋白酶会分解其他的酶(如纤维素酶、淀粉酶等),影响酶液的清洗能力。所以,多酶清洗剂不适合重复使用,否则会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规范》中明确指出“每清洗1条内镜后清洗液应更换”,监管方法可以通过检查每天洗消镜子的数量和消耗的酶液量来进行评估。

 

3、消毒剂浓度测定问题 。对于不同的内镜消毒时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其浓度监测频率也不同,《规范》中指出,原则是要求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浓度监测;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毒前进行测定。

一些内镜消毒剂说明数一半后增加浓度监测频次,是因为即使强调了消毒前去除残留水份,也不可能达到完全干燥的程度,包括手工处理和机器洗消。每条内镜残存的水份会不断稀释消毒剂,消毒至规定的内镜数量的一半时,消毒剂出现浓度不合格的几率大大增加。国外有些产品说明书上甚至要求每条内镜消毒前都要对消毒剂进行浓度检测。

 

4、内镜室通风方式问题 。内镜洗消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消毒剂、病原体气溶胶污染清洗消毒室内空气,可能会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危害。目前使用的消毒剂如戊二醛、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等挥发气体比重比空气大,会聚集在地面附近,需要有新风进入,否则即便自循环换气次数再多,也只是室内污浊空气的循环,不能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从而保护工作人员。

因此《规范》强调内镜室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换气次数最好>10次/h,最小新风量应达到2次/h,以达到高效排污染目的。

 

5、内镜室洗消人员的资质问题。《规范》中对内镜室的工作人员要求是,先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正确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规范培训和准入很重要。执行中的重点应是做好持续的继续教育和常规的质控考核,以确保工勤人员工作质量。如果条件允许,应实施专职清洗消毒人员应实行准入制,须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理论及技能考核,考试合格并获得资格证书者方可进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

 

6、不同系统内镜清洗问题。清洗槽清洗机应分开,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清洗槽、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也应该分开设置和使用。因为清洗过程会有残留细菌的污染,而不同系统的内镜污染的细菌种类不同,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也不同,一旦交叉污染可能会造成感染。因此,《规范》要求应分开。特别是支气管镜可能污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对戊二醛抵抗力较强,如果与消化道内镜一同清洗,容易发生交叉污染。除非有高水平消毒剂,可以无视不同细菌的抵抗能力。但目前仍未发现。

 

清洗消毒室也应分开,因为支气管镜可能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风险,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议气管镜的清洗消毒室单独设置;条件不允许时,洗消可以放在一个房间,但不同系统软式内镜的清洗槽、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依然应分开设置和使用。同时必须做好清洗消毒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房间通风换气。

 

7、干燥台无菌巾问题 。在操作过程中,内镜室用于干燥内镜、按钮和阀门等设备的干燥台铺设的无菌巾基本无法保持无菌状态,应每4小时更换1次。使用无菌巾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高水平消毒后对内镜造成二次污染。无菌巾有吸湿作用,经高温灭菌,效果可靠,成本较低,实践中可操作性强。若不使用无菌巾,则无法控制布巾的卫生质量。

 

无菌巾在使用中必然出现潮湿,时间一长容易滋生细菌,对内镜造成2次污染。因此应每4小时更换一次。但当然,若太潮湿时,即使不到4小时也要更换。

 

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每位接受内镜诊疗的患者都是潜在的传染源。所以每条内镜以配件每次使用后都应采用同样的洗消流程、同样的职业防护措施。

 

至于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判断。中科检测消毒效果鉴定试验,可以针对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内镜等试验类型进行消毒效果测试,确保实验对象满足标准要求,保障安全健康。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