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次
2025-02-27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为广袤的生态系统,其蕴含的化学要素复杂多样且相互关联。海水化学要素调查对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评估海洋环境质量以及研究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GB/T 12763.4 - 2007标准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海水化学要素调查提供了全面且细致的指导。
海洋海冰观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中科检测是第三方检测机构,遵循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T 12763.4-2007标准进行观测,可提供一系列海洋观测服务,包括海水化学要素调查等,并出具权威报告。
海水化学要素调查的必要性
从海洋生态角度来看,海水化学要素如pH值、溶解氧、营养盐等,直接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适宜的pH值是维持海洋生物体内酸碱平衡的关键,而溶解氧则是海洋生物呼吸所必需的物质。营养盐如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等的含量,决定了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速度,进而影响整个海洋食物链。例如,当海水中的营养盐含量过高时,可能会引发赤潮等生态灾害,对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在海洋环境质量评估方面,海水化学要素调查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海洋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污染物的存在不仅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通过定期的海水化学要素调查,可以及时发现海洋环境的变化,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海水化学要素调查对于研究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也至关重要。海水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会在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交换,影响全球气候。了解这些化学要素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机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海水化学要素调查方法
1、调查方案设计
调查前需进行技术方案设计,遵循有限目标、经济效能、技术先进性与现实条件可能性相结合的原则,并与历史调查计划相衔接。前期要收集分析调查海区已有的相关资料,明确调查目标与任务,包括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关键技术。
2、采样设计
- 站位布设:需综合考虑调查目的、海区地理位置、地形等多种因素。可采用网格式布站,并选定若干断面布站,在水文或化学条件变化剧烈区域加密站位,同时选取代表性站位作为定点观测站,尽量减少站位数。
- 调查层次:河口、港湾、近海和洋区调查,根据水深范围设置采样层次。断面观察站采集全部层次水样,非断面观察站可按需采集。对条件剧烈变化水层,必要时加密采样层次。
- 调查时间与次数:根据水环境条件和调查目的确定,如对水体相对稳定的洋区,一年中在典型季节调查一次;受气象等影响显著的近海,冬夏至少各调查一次。
3、调查项目与分析方法
常规调查要素包括pH、溶解氧及其饱和度、总碱度、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等。项目分为基本调查要素和辅助要素,营养盐测定可采用自动分析方法,溶解氧测定可用探头测定法。
4、资料处理
按船、航次汇总数据填写报表,数据处理符合相关规定,有效数字按规则确定和修约。检查数据失误并改正或剔除,异常值判别与处理按规定执行,资料格式也需符合要求。
海水化学要素调查的标准规范
该标准适用于海洋调查的海水化学要素调查,规范性引用了GB/T 8170、GB/T 12763.1等文件。调查计划需经任务承担单位呈报批准,组建调查队并做好航前准备,包括列出器材清单、清洗设备、编号样品瓶等。海上作业要严格按计划和程序进行,航行结束后做好水样贮存和设备整理。调查报告编写和资料归档也都有相应的规定。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T 12763.1 海洋调查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 12763.7 海洋调查规范 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