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辊机质量 鉴定背景
对辊机以双辊挤压破碎与粒度控制协同为核心原理,通过优化辊压压力、处理量及辊面耐磨层寿命,实现物料破碎粒度、系统稳定性与能耗经济性的协同,广泛应用于金属矿、非金属矿及建筑骨料的细碎作业。在铁矿石细碎中,其用于入磨前物料的高效预粉碎;石英砂加工中,满足低过粉碎率需求;智能化场景中,保障辊缝自适应调节与远程监控。相较于传统破碎设备,对辊机具有精准粒度控制、高铬合金辊面及多级除尘等特性,是精细化破碎的核心装备。
中科检测是具有法院入册的产品质量鉴定服务机构,可以提供对辊机质量鉴定服务,拥有专业鉴定团队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对辊机质量鉴定提供公正、准确的鉴定结果。
对辊机质量 鉴定争议焦点
随着细碎工艺要求提升,相关质量纠纷案件显著增加。司法争议焦点集中于:
1、性能指标争议:破碎粒度超标、单位能耗>协议值(如协议≤1.5kWh/t,实测≥2.2kWh/t);
2、材料缺陷:辊面高铬合金层剥落(Cr含量<25%协议≥28%)、轴承座铸件气孔率>2%;
3、工艺问题:液压系统压力波动>±10%、辊缝调节延迟>0.5秒;
4、合同履约争议:核心模块(如进口液压伺服系统、智能磨损监测模块)与技术协议不符。
此类案件需通过破碎效率测试、材料成分分析及动态运行验证,明确质量责任归属。
对辊机质量 鉴定方法
对辊机诉讼质量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技术方法:
1、物理检测方法
物理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砂磨机的外观、尺寸、硬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检测,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例如,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零部件的尺寸进行测量;使用硬度计对零部件的硬度进行检测。
2、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对砂磨机的材料成分进行分析,以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例如,使用光谱分析仪对金属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看是否含有杂质或者不符合规定的元素。
3、无损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方法是在不破坏设备的前提下,对设备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例如,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设备的焊缝进行检测,看是否存在裂纹等缺陷。
对辊机质量 鉴定案例
申请人某铁矿厂与被申请人某设备商签订《铁矿石对辊机采购合同》,约定破碎粒度≤3mm占比≥90%。投产后实测仅75%,厂商辩称系矿石硬度波动导致。
鉴定分析结果:
质量分析专家组对“对辊机”的相关资料、合同技术协议、现场查勘案件材料等数据进行了讨论和综合技术分析,作出以下质量分析意见:
涉案对辊机的辊面Cr含量仅23%(协议≥28%),液压系统压力波动±15%(协议±5%);辊缝调节延迟0.8秒(协议≤0.5秒),导致粒度失控。
鉴定结论认定材料缺陷与控制系统缺陷是失效主因。
对辊机质量 鉴定报告内容
对辊机质量鉴定报告应包含:
1、鉴定目的(如生产事故归因、性能验证)及引用标准;
2、涉案设备型号、技术协议、运维记录;
3、检测方法及设备清单(如激光粒度仪、直读光谱仪);
4、检测数据与失效关联性分析(如Cr含量对耐磨性的影响);
5、明确质量责任判定结论及技术依据;
6、鉴定人员签名、矿山机械工程师资质证明及机构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