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次
2024-08-30
汽车的内部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拥有多样化的内饰材料和复杂的结构设计。由于内饰清洁的频率不高,车内的各个角落容易积累难以彻底清除的头发、皮肤碎屑、死皮细胞、食物残渣等物质。这些残留物,结合车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细菌和病毒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具有抗菌和防霉特性的改性功能性材料被开发出来用于汽车内饰。这些抗菌材料的研发和使用,对于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汽车内饰抗菌性能检测报告。
抗菌性能测试
1、测试标准:
纺织品材质的样品按照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 部分:振荡法》进行检验。
真皮、人造革材质的样品按照QB/T 4341-2012《抗菌聚氨酯合成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进行检验。菌种均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念珠菌。
2、测试方法:
分别定量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于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上,经过(24±1)h培养后,测得两组样品中存活菌数,对比并计算出样品的抗菌率或抑菌率。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或者抑菌率的平均值来评价试样的抗菌性能。
防霉性能测试
1、测试标准:
纺织品材质的样品按照GB/T 24346-2009 《纺织品 防霉性能的评价》进行检验。试验菌种采用黑曲霉、球毛壳、绳状青霉、绿色木霉。
真皮材质的样品按照QB/T 4199-2011 《皮革 防霉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检验。菌种采用黄曲霉、黑曲霉、大毛霉、产黄青霉、桔灰青霉、变幻青霉、马氏拟青霉、绿色木霉。
人造革材质的样品按照QB/T 4341-2012 《抗菌聚氨酯合成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进行检验。菌种采用黑曲霉、土曲霉、宛氏拟青霉、绳状青霉、出芽短梗霉、球毛壳。
2、测试方法:
将一定量的孢子悬液喷在纺织品、真皮、人造革等材质试样和培养基上,通过直接观察长霉程度来评价材料的防霉性能,如表1 所示。若两个平行样品的等级之差超过1级,则试验无效,重新测试。
0级:在显微镜下无明显长霉
1级:霉菌生长稀少或局部生长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小于10%
2级: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小于30%(10%~30%)
3级: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小于60%(30%~60%)
4级: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达到或超过60%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