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次
- 2024-09-29
抗菌技术因其能有效地抑制食品表面的微生物生长,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理想的食品接触用抗菌材料应满足抗菌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等要求。食品接触材料的抗菌性能是指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及其制品,本身是用具有抗菌性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或者通过添加一定的抗菌剂,使之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食品接触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报告。
抗菌材料使用方式分类
抗菌材料的使用方式亦会对其本身的抗菌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以抗菌材料与食品是否直接接触为标准,主要可以分为直接抗菌以及间接抗菌两大类。
(1)直接抗菌
一般来说,抗菌材料在使用时,一般会与其对应食品直接接触,从而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市面上常见的大多数抗菌材料亦为此类产品,例如抗菌饭盒,抗菌塑料砧板等,即为直接接触型。虽具有很好的效力,然而,此类产品在使用时同样存在着高危风险,由于其直接接触性,往往无法保证其完全的安全性,存在例如泄漏问题,与食物相互作用问题等多种问题,安全性指标需要做更进一步地验证。抗菌剂效力测定就是测量药品制剂中的抗菌剂活性,以此来达到评价制剂抗菌效力的目的。
(2)间接抗菌
间接抗菌,即采用挥发性的抗菌剂等间接手段来制作抗菌材料,与直接抗菌相比,间接抗菌的安全性相对较好,然而其间接效力却难以保证,其有效性,耐久性指标需要进行更多的评估。
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抗菌材料中的抗菌剂成分具有接触杀菌或抑制材料表面的微生物繁殖的功能,用这些抗菌材料制成的各种制品可减少细菌交叉感染的机会,从而达到长期卫生、安全的目的。近年来,抗菌材料的使用更加广泛,抗菌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抗菌材料的研究重点也都集中在材料的可再生、可降解及提高包装材料阻隔性能,开发新型抗菌活性材料等方面。在抗菌材料研制
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抗菌性能检测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主要有:振荡法、吸收法、贴膜法及琼脂扩散法等。
ISO 22196:2007《塑料制品表面抗菌性能评价方法》、 JIS Z 2801-2000《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及抗菌效果》 、 GB/T 31402-2015《塑料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等对抗塑料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均采用贴膜法。 该方法适用于对硬质材料表面抗菌性能的测定。
ISO 20743:2007《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定》 、 JIS L 1902-2002《纺织制品抗菌活性和效率的测试》、AATCC 147-2004《织物材料抗菌活性测定: 平行条纹法》、GB/T 20944.2-2007《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 2 部分: 吸收法》 等采用的吸收法多用于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
GB/T 21510-2008《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中对溶出非溶出性的纤维、 织物、 粉体、 微孔材料等抗菌性能的测定规定使用振荡法。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 QB/T 2850-2007《抗菌抑菌型洗涤剂》 、 QB/T 2738-2012《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也对抗菌方法进行规定描述。
抗菌耐久性检测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对这些抗菌制品在一些较为极端(反复加热、反复洗涤等)的条件下反复使用。如现市面上已经大量流通的抗菌饭盒,抗菌砧板等。
现有抗菌产品检测标准多以抑菌率或杀菌率作为关键指标,如需反复利用或用于耐热耐高温环境则缺少相应抗菌耐久性或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JC939-2004《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标准规定了抗细菌耐久性能为≥90%。该行业标准是国内首次提出抗菌长效耐久检测方法和技术指标。
之后JC/T1054-2007《镀膜抗菌玻璃》镀膜抗菌玻璃经膜层耐久性试验后,优等品的抗菌率应≥95%,合格品的抗菌率应≥90%。
GB/T2188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方法和抗菌效果》标准规定了抗细菌耐久性Ⅰ型和Ⅱ型分别为95%和85%。JC/T897-2014《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标准规定了抗菌耐久性能≥85%。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