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次
2025-03-12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汞、铜、铅等重金属的含量是衡量海水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其精准检测对保护海洋生态、防范重金属污染危害至关重要。GB17378.4-2007等标准规范了海水重金属检测流程,针对汞、铜、铅制定了多种科学测定方法,为海洋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筑牢技术根基。以下围绕海水汞、铜、铅的检测方法展开系统总结,深度解析各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原理。
中科检测是第三方检测机构,遵循GB17378.4标准,提供一系列适用于大洋、近海、河口及咸淡混合水域的海水检测分析服务,并出具权威报告。
海水汞检测
1、原子荧光法
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适用于大洋、近岸及河口区海水中汞的测定。
本方法为仲裁方法。
2)方法原理
水样经硫酸-过硫酸钾消化后,在还原剂硼氢化钾作用下,汞离子被还原成单质汞。以氩气为载气将汞蒸气带入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原子化器中,以特种汞空心阴极灯为激发光源,测定汞原子荧光强度。
2、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范围和应用领域
适用于大洋、近岸及河口区海水中汞的测定。
2)方法原理
水样经硫酸-过硫酸钾消化,在还原剂氯化亚锡作用下,汞离子被还原为金属汞,采用气-液平衡开路吸气系统,在253.7nm波长测定汞原子特征吸收值。
3、金捕集冷原子吸收光度法
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适用于大洋水、近岸海水、地面水痕量汞的测定。
2)方法原理
样品经硫酸-过硫酸钾消化,有机汞转化为无机汞,在还原剂氯化亚锡作用下,汞离子还原为金属汞,汞蒸气被载气带入金捕集器与金丝生成金汞齐。加热金丝释放汞蒸气,由载气导入测汞仪吸收池中,在253.7nm波长测定汞原子特征吸光值。
海水铜检测
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铜、铅和镉)
2)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法适用于海水中痕量铜、铅和镉的连续测定。
本方法为仲裁方法。
2)方法原理
在pH为5~6条件下,海水中的铜、铅、镉与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C)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混合液螯合,经甲基异丁酮(MIBK)-环己烷混合溶液萃取分离后,于各自特征波长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吸收值。
2、阳极溶出伏安法(连续测定铜、铅和镉)
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法适用于盐度大于0.5的河口水和海水中溶解铜、铅和镉的连续测定。
2)方法原理
水样中铜、铅和镉金属离子在极限扩散电流电位范围内,于-0.90V恒压电解,金属离子在悬汞电极上还原生成汞齐。当电极电位由负向正扫描,电位到达使金属汞齐氧化反应时,富集的金属重新氧化成离子进入溶液,根据伏安曲线连续测定铜、铅和镉含量。
3、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方法适用于海水中痕量铜的测定。
2)方法原理
在pH值5~6条件下,水中溶解态铜与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C)及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Na)形成螯合物,用甲基异丁酮(MIBK)萃取富集分离后,有机相中铜在特征吸收谱线处测定吸光值。
海水铅检测
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在pH为5~6条件下,海水中的铜、铅、镉与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C)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混合液螯合,经甲基异丁酮(MIBK)-环己烷混合溶液萃取分离后,于各自特征波长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吸收值。
本方法为仲裁方法。
2、阳极溶出伏安法
水样中铜、铅和镉金属离子在极限扩散电流电位范围内,于-0.90V恒压电解,金属离子在悬汞电极上还原生成汞齐。当电极电位由负向正扫描,电位到达使金属汞齐氧化反应时,富集的金属重新氧化成离子进入溶液,根据伏安曲线连续测定铜、铅和镉含量。
3、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法适用于近海、沿岸、河口水中铅的测定。
2)方法原理
在pH为4~5条件下,铅与吡咯烷基二硫代甲酸铵(APDC)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形成螯合物,经甲基异丁酮(MIBK)和环己烷混合溶液萃取分离,用硝酸溶液反萃取,于217.0nm波长测定原子吸光值。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