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次
2024-07-11
霉菌是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纺织品的防霉性能是产品具有抑制霉菌孢子萌发及菌丝体生长的能力。空气中有大量的霉菌,空气潮湿季节更适合霉菌的繁殖,家里的墙壁、衣物、毛巾,床品等容易起霉,引起纺织品变色和腐烂。霉变的纺织品有异味使人不能忍受,吸入霉菌孢子可引起霉菌性肺炎,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更是严重问题。因此生产使用防霉纺织品有积极意义。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纺织品防霉检测报告。
防霉纺织品检测方法
(1)试验原理
将试样和对照样分别接种霉菌孢子,并放置在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霉菌在试样表面生长的情况,根据试样表面长霉的程度来评价纺织品的防霉性能,对照样用于测试霉菌孢子的活性。
(2)试验菌种: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
球毛壳霉(Chaetomium globsum)
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3)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试方法:培养皿法和悬挂法,以适应不同纺织品的检测。这两种方法都规定了在28±2℃,相对湿度90%±5%的条件下培养28天,然后观察试样表面霉菌生长情况,评价结果。
防霉纺织品检测标准
目前大多数具有防霉、抗菌功能的织物材料是通过添加银离子抗菌剂、壳聚糖抗菌剂等纺织品抗菌剂制成的,这类抗菌防霉织物材料被广泛用于无纺布、内衣、鞋袜、毛巾、床上用品等纺织品,针对纺织品防霉性能的检测标准主要有:
FZ/T 60030—2009《家用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GB/T 24346—2009《纺织品 防霉性能的评价》
AATCC 30—2017《纺织品材料上抗真菌活性的测定:防霉防腐》
AATCC-174—2011《纺织材料抗菌活性评定:平行条纹法(定性)》
BS EN 14119— 2003《纺织品测定 微生物作用的评价》
JIS Z 2911—2010《耐霉菌活性测试方法》
QB/T 4199《皮革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ASTM G21-96(2002)《合成聚合材料防霉(耐真菌)性能测试标准》
ASTM D4576—2008《蓝色原料(皮革)抗霉菌生长的试验方法》
防霉纺织品等级检测标准
根据GB/T 24346—2009《纺织品 防霉性能的评价》,防霉纺织品等级检测标准如下:
l 结果表示:
0级:未长霉;
1级:生长面积小于10%;
2级: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为10%~30%;
3级: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为30%~60%;
4级: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60%。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