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抗菌产品抗菌能力评价方法介绍:抗细菌检测和抗真(霉)菌检测
抗菌产品抗菌能力评价方法介绍:抗细菌检测和抗真(霉)菌检测
  • 316次
  • 2024-07-29

    抗菌产品是使用抗菌物质对纺织品、塑料制品等材料进行处理或通过特殊工艺使某些材料具有抗菌性能。抑菌产品是通过使用特殊物质或特殊工艺对物品进行改造使物品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特性。抗菌检测,指的是检测无纺布、塑料等材料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根据检测的微生物类别,分为抗细菌检测,抗真菌检测,抗霉菌检测,抗病毒检测等。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抗菌检测评价报告。


   

1722240955529.png


    抗细菌能力评价方法


    目前对材料抗菌性能的检测尚无统一的标准,对抗菌加工制品的抗菌性能测定仅见于行业标准,并且不同抗菌剂抗菌性能间的比较缺乏规范标准,有较大的随机性。本文在此综合一些国内外材料抗菌性能评价中抗菌力、安全性、细菌耐药性的主要评价方法。


    抗细菌能力评价方法:


    滴下法:菌液在试样表面以液滴形式存在,实验实施比较简单,适合塑料等具有疏水性的制品;


    薄膜覆盖法:菌液在试样表面以薄膜形式存在,适合抗菌成分溶出量少的材料,比如表面光滑的塑料、陶瓷、金属制品等;


    浸渍法:试样浸渍在菌液中,适合布及纤维等吸水性或纤维等不定形试样;


    震荡瓶法:试样与菌液在锥形中强烈震荡,适合非溶出型试样,比如纺织品、纤维等表面粗糙的制品;


    抑菌环法:试样制成圆盘置于已接种菌液的试验平板中央,适合抗菌成分挥发、溶出量大的试样,比如纤维制品等。


    抗菌力评价所使用的微生物考虑到评价方法的再现性,根据分类学采用大肠杆菌(阴性菌的代表)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菌的代表)。


    抗真(霉)菌能力评价方法


    真菌与细菌不同,它们在平板上生长时,有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的分化,因此检测杀菌情况时,不能直接用菌液来进行平板计数,而只能通过镜检观察其菌丝的生长情况,从而判断对菌的抑制或杀灭效果。具体的实验方法大体如下两种:


    (1)平板检测法


    该检测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制作混合孢子悬液。将黑曲霉、上芽短梗霉、宛氏拟青霉、绳状青霉、赫绿青霉、炳帚青霉、绿色木霉8种霉菌分别转接于8支试管中,培养14~28天,然后分别加入5~7ml无菌水,并加入含有0.01%的无杀菌作用的润湿剂(如土温80),制成孢子悬液,再将8种孢子悬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一定体积的液体营养培养基中制成混合孢子悬液;


    ②制作平板。把琼脂培养基加热到40~45℃,倒入平皿,待冷却凝固后,把待检测的样品放在培养基表面上,并在培养基和样品的表面上涂一定量的营养混合孢子悬液,然后在 30℃左右,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一定的时间(视具体的实验条件而定);


    ③检测其表面菌丝的生长情况。


    (2)空气暴露法


    该方法是把抗菌陶瓷、织物等制品放在霉菌生长的环境中,测定制品上霉菌生长的情况,是一种定性测定法。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制备混合孢子悬液(方法同上);


    ②将混合孢子悬液涂在产品表面,置于28~30℃、相对湿度 90%以上的培养箱中,培养28 天后,观察菌丝生长的情况,确定抑菌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