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次
2024-08-22
纺织品抗菌测试的定量方法中,吸收法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吸水性能的纺织材料,如纤维、织物、羽绒和海绵等制品。吸收法作为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定量测试方法之一,能够提供具体的抗菌活性数据,对于评估和比较不同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纺织品抗菌测试报告。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
GB/T 20944.2-2007 《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适用羽绒,纤维,纱线,织物和制品等各类纺织产品。
将试样与对照样分别用试验菌液接种。分别进行立即洗脱和培养后洗脱,测定洗脱液中的细菌数并计算抑菌值或抑菌率,以此评价试样的抗菌效果。
抗菌测试用细菌
应使用下列革兰氏阳性和其中一种革兰氏阴性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ATCC6538)革兰氏阳性,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ATCC4352)革兰氏阴性,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8099或ATCC 11229)革兰氏阴性。
注1:可使用加入世界菌种保藏联合会(WFCC)的菌种保藏机构提供的、与上述菌种等效的试验细菌。
注2:根据需要,可采用其他的试验菌种,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培养方法可根据需要调整。
抗菌测试步骤
1、 试样的接种
分别用移液器准确取试验菌液0.2mL分散接种在每个小瓶内的试样上,确保菌液不要沾在瓶壁,盖紧瓶盖。
注:为使菌液在试样上没透,也可使用含有0.05%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试验菌液,但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2、接种后立即洗脱
在已接种试验菌液的3个对照样小瓶中,分别加入 SCDLP培养基20 mL,盖紧瓶盖用手摇晃30s(摆幅约30cm),或用振荡器振荡5次(每次5s),将细菌洗下。
3、培养
将接种试验菌液的其余6个小瓶(3个对照样和3个试样)在37℃±2℃下培养18h~24h。
4、培养后洗脱
在培养后的各小瓶中,分别加入 SCDLP培养基20mL,盖紧瓶盖,用手摇晃 30s(摆幅约30cm),或用振荡器振荡5次(每次5s),将细菌洗下。
5、菌落数的测定
用一移液器取1mL的洗脱液,注入装有9mL稀释液的试管内充分振荡。用一新移液器从该试管中取1mL溶液,注入另一个装有9mL稀释液的试管内充分振荡。以此程序操作,对洗脱液分别制作10倍稀释系列。
分别用新的移液器从稀释系列的各试管取1mL溶液注入平皿内,再加入45℃~46℃的EA约 15 mL,盖好盖子,在室温下放置。一个稀释液制作2个平皿。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平皿倒置,37℃±2℃下培养 24 h~48 h。培养后,计数出现30个~300个菌落平皿上的菌落数(CFU)。若最小稀释倍数的菌落数<30,则按实际数量记录;若无菌落生长,则菌落数记为“<1”。分别记录3个对照样接种后立即洗脱的菌落数,以及3个待测抗菌性能试样和3个对照样培养后洗脱液的菌落数。
抗菌测试结果评价
1)根据两个平皿得到的菌落数,计算细菌数。
2)计算细菌增长值F,当F大于或等于1.5时,试验判断为有效;否则试验无效,重新进行试验。
3)对于试验有效的,计算抑菌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4)以抑菌值或抑菌率的计算值作为结果。当抑菌值或抑菌率计算值为负数时,表示为“0”;当抑菌率计算值>99%时,表示为“>99%”。
当抑菌值≥1或抑菌率≥90%,样品具有抗菌效果。当抑菌值≥2或抑菌率≥99%,样品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