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化妆品致敏成分检测方法有哪些?如何检测化妆品致敏成分?
化妆品致敏成分检测方法有哪些?如何检测化妆品致敏成分?
  • 374次
  • 2024-10-15

    化妆品的过敏问题非常复杂,引起过敏的物质多种多样,对于过敏物质的检测方法也并无重大突破。这次就接着给大家介绍化妆品致敏成分检测方法有哪些。



    中科检测是专业的化妆品检测与功效评价中心,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认可承担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等工作,可提供化妆品致敏成分检测、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化妆品安全检测等化妆品安全相关服务。


    化妆品致敏成分检测:斑贴试验


    化妆品斑贴试验用于皮肤科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迄今为止,化妆品斑贴试验仍然是诊断化妆品过敏的重要依据。


    通过标准筛选的过敏源系列,包括最常见的过敏原系列化妆品,以及由过敏者提供的可疑化妆品及其成分,进行斑贴试验,在受试物与志愿者皮肤接触一定时间后,记录受试物与皮肤接触后产生的红、干、痒等症状参数并进行分级主观评价,然后对实验数据加以统计分析,鉴定化妆品过敏患者的过敏原及过敏程度。许多研究人员通过斑贴试验寻找化妆品中致敏原,斑贴试验在过敏原的研究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360例皮肤过敏患者的斑贴试验结果,研究湿疹和皮炎的过敏原因,并进一步指出芳香物质﹑硫酸镍、对苯二胺、松香等致敏性较高即抗原阳性率较高。


    化妆品致敏成分检测:芳香类物质


    对于芳香物质过敏原的检测,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化妆品中16种香精香料的方法,16种香精香料的回收率为82.3%~108.2%,精密度为1.6%~4.7%,检出限均为10mg/kg。


    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前处理简单,可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6种香精香料。通过体积排阻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来检测化妆品中24种可以致敏挥发性物质,研究者应用排阻色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因为这些芳香物质能够溶解在化妆品中,以往的前处理方法容易使某些成分含量降低,甚至丢失而难以检测,应用排阻色谱处理样品并结合快速灵敏的色谱质谱联用,克服了以往方法的缺陷,试验中5种样品中24种芳香物质的检测值相对误差10%,回收率为90%~120%,为0无内妆品的生产提供了很有前景的方法。


    通过胶带吸附萃取法联合色谱质谱来定量检测化妆品中一些挥发性的可疑过敏原,并发现该方法可信度高,可用于确定化妆品或药物的直接或间接的皮肤渗透,并通过检测某种成分、生物衍生物和标记物质来评价皮肤的局部反应。


    建立了测定化妆品中二甲苯麝香的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固相分散加压液体萃取的方法来分析化妆品中可疑的芳香类过敏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24种芳香物质过敏原。


    化妆品致敏成分检测:防腐剂


    防腐剂是化妆品中不得不使用的一类添加剂,但大多数的防腐剂会对人的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方法很多,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及其氯代物,氯化甲基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00ug/mL和0.0125~25ug/mL,检出限分别为0.20ug和0.08ug。


    使用具有电化学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妆品中山梨酸和十一碳烯酸,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建立适合于一些含有山梨酸的复杂化妆品成分的控制。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化妆品中苯甲醇、山梨酸、苯氧乙基醇等24种防腐剂,各组分的回收率为90.6%~97.8%,标准偏差为1.3%~3.3%,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可应用于化妆品中24种防腐剂的检测和定量分析,对于化妆品质量控制及进出口化妆品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化妆品致敏成分检测:其他物质


    染发剂能引起皮肤过敏,但报道的检测方法中涉及的检测指标不多。


    检测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氧化型染发剂中的16种染料,包括苯酚、邻苯二酚、邻苯二胺,间苯二酚、间氨基苯酚、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氨基茴香醚和对氨基茴香醚等。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美白日霜中的4-甲基苄亚基樟脑、丁基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和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3种防晒剂。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和二丁基羟基甲苯。


    紫外吸收剂的检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而祛斑成分等的检测方法较多,除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外还有薄层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