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次
2024-10-21
舒缓功效被列入《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26类功效宣称分类目录中,《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中明确要求,化妆品宣称的舒缓功效,应当通过实验室试验、消费者使用测试和人体功效评价试验三选一的方式,可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或研究数据进行功效宣称评价。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化妆品舒缓功效评价报告。
舒缓功效评价方法:生物化学法
生物化学法主要通过评估化妆品对炎症通路上相关酶的活性抑制率来表征其舒缓功效的潜力。生物化学法操作简单、周期短、试验成本低,适用于舒缓化妆品的快速初筛以及作用机理途径的探究。
1、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活性抑制试验
COX-2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的限速酶的诱导型,各种损伤性化学、物理和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诱导酶,会进一步催化前列腺素合成并参与炎症反应,而在正常机体中几乎不表达。与炎症因子相同,COX-2的过度表达会导致皮肤炎症。
2、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活性抑制试验
5-LOX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白三烯的关键酶,产生的白三烯类(LTs)物质作为炎症介质与多种疾病有关。研究表明同时抑制COX-2和5-LOX会起到更好的抗炎效果。
舒缓功效评价方法:细胞生物学法
细胞生物学法通过在体外培养特定的细胞,在特定的刺激物诱导下建立模型,采用分光光度法、图像分析技术等科学手段,以动态的观点研究化妆品对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从而评价化妆品的舒缓功效。细胞生物学可考察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常被用于活性成分起效的机理途径研究。
以细胞炎症模型试验为例,通常选择检测白细胞介素类(Interleukin,IL)如IL-6、IL-8、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等炎症介质、COX-2、5-LOX、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等炎症相关酶,以及核因子-κB(NF-κB)、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全面评估化妆品对炎症的作用。
舒缓功效评价方法:三维重组皮肤模型替代法
三维重组皮肤模型(3D-RHEmodel),将人的正常皮肤细胞培养于特殊的插入式培养皿中得到的皮肤组织模型,具有完整三维解剖结构,高度模拟人体皮肤。皮肤模型从表皮模型(仅含有表皮角质细胞)发展到包括简单全层皮肤(含有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多细胞共培养复层皮肤体系(还包括黑素细胞、脂肪细胞和郎格汉氏细胞等)。研究验证表明皮肤模型在组织结构、组织活力、基因蛋白表达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与人体皮肤高度一致。三维重组皮肤模型因种类多样全面、试验周期短、实验条件可控、受待测样品剂型影响小和结果易于定量,成为化妆品功效评价方面的热点。
3D皮肤模型用于评价化妆品的舒缓功效时,可选择表皮模型或全皮模型,使用或不使用表面活性剂(常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decylsulfonate,SDS)刺激造模,观察组织形态、细胞活力,通过检测炎症因子、炎症介质等的分泌情况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来评估化妆品对炎症的作用,定量分析组织中角质层细胞间脂质、天然保湿因子,以及检测屏障相关蛋白如作为皮肤屏障功能的物质基础的转谷氨酰胺酶1(Transglutaminase1,TGM1)和中间丝相关蛋白如丝聚蛋白(Filaggrin,FLG)、兜甲蛋白(Loricrin,LOR)、内皮蛋白(Involucrin,IVL)等的表达情况来评估化妆品对皮肤屏障的作用,从而评估化妆品的舒缓效果并探究起效机理途径。
动物及动物替代实验法
在动物水平上,评价化妆品的舒缓功效是通过构建动物模型,观察病理组织学,并定量检测各种免疫因子水平的测定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等,来考察化妆品对于动物组织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本身操作相对繁琐困难,在2002年欧盟发布禁止使用动物进行化妆品相关试验的协议的背景下,动物试验在化妆品研发中应用受限。然而由于动物试验能够模拟在体免疫反应,因此在符合动物福利要求及3R(替代、减少、优化)原则下,动物替代试验被更多地应用于化妆品的功效评价中。
动物替代试验方法中,斑马鱼具有和哺乳动物相似的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几乎透明的胚胎、胚胎的体外发育以及与人类高达87%的基因相似性,使得斑马鱼被广泛用于药学领域的研究,并扩展至化妆品的功效评价中。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