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近海环境污染调查:海洋细菌总数检测技术全解析
近海环境污染调查:海洋细菌总数检测技术全解析
  • 204次
  • 2025-03-12

  细菌总数升高常与有机物污染、病原体传播相关,可作为陆源排污、养殖废水等污染事件的生物指标。弧菌属等条件致病菌的丰度与海产品安全直接相关,检测结果为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GB17378.7-2007)明确将细菌总数列为近海污染生态调查的核心指标。该指标通过量化单位体积水体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为海洋环境质量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近海环境污染调查



  中科检测是第三方检测机构,遵循GB17378.7-2007标准进行调查,可提供一系列近海环境污染的生物学调查、监测和评价服务,提供海洋细菌总数检测服务,并出具权威报告。


  细菌总数检测的必要性


  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中,细菌总数是衡量近海生态健康与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依据《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17378.7-2007),细菌总数检测通过量化水体中细菌数量,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其必要性体现在:


  1、污染程度指示:细菌总数升高常与陆源污染物、养殖废水排放等导致的有机物污染相关,可直观反映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例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入近海,会促使细菌大量繁殖,通过检测细菌总数,能及时发现污染事件。


  2、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细菌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物质循环参与者,其数量变化影响碳、氮、磷等元素循环。监测细菌总数,可辅助判断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是否正常,为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3、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海洋细菌中的部分致病菌(如弧菌),会通过海产品危及人类健康。检测细菌总数,能辅助评估渔业资源安全性,保障海产品质量,守护公众饮食健康。


  细菌总数检测检测方法详解


  标准中明确了两种细菌总数检测方法:平板计数法与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各有其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


  (一)平板计数法:经典的细菌定量技术


  -方法原理:基于单一细菌在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后形成肉眼可见菌落的特性(一个菌落代表一个细菌细胞),通过计算菌落数确定细菌数量。关键在于将样品中细菌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均匀稀释液,接种至固体培养基培养皿。


  -测定步骤:


  1.样品处理:按100mL水样加1mL吐温溶液,摇匀分散细菌细胞。


  2.梯度稀释:无菌操作下,吸取1mL水样注入9mL灭菌陈海水,依次连续稀释至所需浓度,确保每平皿菌落数在30-300之间,每种稀释度设3个平行样。


  3.接种培养:取0.1mL稀释水样滴入平皿,用灭菌玻璃刮棒涂抹均匀,静置20-30分钟使菌液渗入培养基,于25℃恒温箱培养7天。


  4.菌落计数:选择菌落数30-300的平皿,若两种稀释度均在此范围,按菌落数比值决定计数方式;若所有稀释度菌落数均大于300或小于30,按对应规则选取稀释度计算,最终以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得出细菌数。


  (二)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快速检测的优选方案


  -方法原理:利用吖啶橙染色细菌,通过经伊拉克黑染色的微孔滤膜过滤,细菌截留在滤膜上。在荧光显微镜下,细菌发荧光绿,直接计数。适用于细菌量在10³-10⁸个/mL的样品,准确性高。


  -测定步骤:


  1.滤膜处理:取0.20μm微孔滤膜浸泡于伊拉克黑染色液4小时以上,无菌冲洗后贴于滤器,确保无气泡。


  2.染色过滤:摇匀水样,吸取注入滤器,加吖啶橙染色液,染色3分钟后负压滤去染液,无菌水冲洗并抽干滤液。


  3.观察计数:将滤膜移至载玻片,滴浸油、盖盖玻片,在荧光显微镜油镜下观察,至少随机计数20个视野,每视野细菌数30-50个为宜,最后计算样品细菌含量。


  (三)细菌总数检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无论是平板计数法还是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质量控制贯穿检测全程。平板计数法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环境杂菌污染;稀释倍数选择要精准,确保菌落数在有效计数范围。荧光显微镜法中,滤膜处理、染色时间、观察视野数等均需严格把控,保证计数准确性。此外,平行样设置、空白对照等操作,也是确保检测结果可靠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