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润滑油检测标准及其检测项目有哪些
  • 863次
  • 2022-10-31
润滑脂,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根据稠化剂可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两类。根据用途可分为通用润滑脂和专用润滑脂两种。其工作原理是稠化剂将油保持在需要润滑的位置上,有负载时,稠化剂将油释放出来,从而起到润滑作用。
本文盘点了主要的润滑油检测标准及其对应的检测项目。
润滑油检测标准
 
GB 15179-1994
外观、滴点、工作锥入度、钢网分油、蒸发量、腐蚀(T2铜片,室温,24h)、
水淋流失量、抗磨性能、防腐蚀性、延长工作锥入度
 
GB/T 491-2008
外观、工作锥入度、滴点、腐蚀(T2铜片,室温,24h)、水分、灰分、钢网分油、延长工作锥入度、水淋流失量
 
GB 492-1989
滴点、锥入度(工作、延长工作)、腐蚀试验、蒸发量
 
GB/T 5671-1995
工作锥入度、滴点、钢网分油、相似粘度、游离碱、腐蚀(T2铜片,100℃,24h)、蒸发量(99℃,22h)、漏失量(104℃,6h)、水淋流失量(79℃,1h)、延长工作锥入度、氧化安定性、防腐蚀性(52℃,48h)、杂质
 
GB/T 7323-2008
工作锥入度、滴点、腐蚀(T2铜片,100℃,24h)、蒸发量、杂质、相似粘度(-10℃,10S-1)、延长工作锥入度(十万次)、水淋流失量(38℃,1h)、防腐蚀性(52℃,48h)、极压性能
 
GB/T 7324-2010
外观、工作锥入度、滴点、腐蚀(T2铜片,100℃,24h)、蒸发量、钢网分油、氧化安定性(99℃,100h,750MPa)相似粘度(-10℃,10S-1)、延长工作锥入度、水淋流失量(38℃,1h)、防腐蚀性(52℃,48h)
 
GB/T 7324-2010
外观、微针入度、滴点、腐蚀(100℃,3h,T2铜片)、压力分油、蒸发度、机械杂质、防护性能、长霉试验、显雾试验、扩散试验
 
SH/T 0011-1990
外观、滴点、1/4锥入度、腐蚀(T2铜片,100℃,24h)、抗水和抗水-乙醇(1:1)溶液性能、抗燃料性、膜稳定性、贮存安定性
 
SH/T 0113-1992
外观、工作锥入度、滴点、腐蚀(含碳0.4%~0.5%的钢片,100℃,3h)、杂质(酸分解法)、水分、硫含量、压力分
 
SH/T 0368-1992
外观、工作锥入度、滴点、腐蚀(40或50号钢片、59号黄铜片,100℃,3h)、
游离碱、游离有机酸、杂质(酸分解法)、水分、矿物油粘度(40℃)
 
SH/T 0369-1992
外观、滴点、腐蚀(钢片,100℃,3h)、安定性、水分
 
SH/T 0370-1995
工作锥入度、滴点、钢网分油、腐蚀(T2铜片,100℃,24h)、蒸发量、水淋流失量、延长工作锥入度、氧化安定性表面硬化试验
 
SH/T 0371-1992
外观、滴点、工作锥入度、防护性能、水分、杂质(酸分解法)、皂含量
 
SH/T 0373-1992
外观、滴点、块锥入度(25℃,75℃)、游离有机酸、游离碱、杂质(酸分解法)、
腐蚀(40或50号钢片、59号黄铜片,常温,24h)、水分、硫物油含量
 
SH/T 0375-1992
外观、工作锥入度、滴点、腐蚀(T3铜片,100℃,3h)、水分、游离碱、
杂质(酸分解法)、相似粘度、漏斗分油、化学安定性、杂质(显微镜法)
 
SH/T 0376-1992
外观、滴点、工作锥入度、漏斗分油、腐蚀(钢片、青铜片、铝片,100℃,3h)、
灰分、水分、游离碱、杂质(酸分解法)。
 
SH/T 0378-1992
滴点、工作锥入度、腐蚀(T2铜片,100℃,24h)、钢网分油(100℃,24h)蒸发量(99℃,22h)氧化安定性 (99℃,100h,750MPa)、水淋流失量(38℃,1h)、延长工作锥入度(十万次)、杂质(显微镜法)、相似粘度、防腐蚀性。
 
SH/T 0379-1992
外观、滴点、工作锥入度、腐蚀(铜片、钢片,100℃,3h)、杂质(酸分解法)、水分、矿物油运动粘度。
 
润滑油检测其他相关问题,请点击右侧在线咨询,中科测试客服将为您分配对应工程师,为您提供更专业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