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海岸带地形图及其测量方法有哪些?
  • 936次
  • 2023-04-13

海岸带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带,世界上半数以上的人口和大中城市集中于海岸带区域。因其资源丰富、位置重要、条件优越,在经济建设、军事活动和科学研究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提供空间信息保障基础图件的海岸带地形图及海岸带地形测绘技术方法目前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中科检测具有国家认可的测绘资质,拥有多名专业级海洋测绘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我们将利用自身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完善的设备,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海岸地形测量服务。


海岸带地形图测量的主要内容


海岸带地形图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浅海水深、海岸线、干出滩、近海陆地和岛礁地形,与陆地地形测量相比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测量范围为沿海岸线的狭长地带;


第二是干出滩和干出礁受潮汐的影响,涨潮时被海水淹没,退潮时显现;


第三是对影响近海航行和登陆作战的目标,如对岸和岸线、助航标志、干出滩等的测量精度和表示的详细程度要求较高。


23.jpg

海岸带地形图测绘的内容包括陆部和海部的地形要素,陆海部是以海岸线作为高程(深度)基准的分界线,海岸线以上陆部点的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海岸线以下干出滩和浅海水深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面。


在实际测图时,可采用分解法探测陆部地形要素与海部地形要素,也可采用综合法同时测绘陆部和海部地形要素。


分解法探测地形要素时一般以半潮线作为分界线,并在分界处有一定的重叠。


测定海部地形要素时必须准确确定深度基准面(即对浅海受潮汐影响的水深进行水位改正)。


1.分解法陆部地形探测技术


陆部范围的探测主要指对海岸线以上的沿岸陆地部分的探测。目前陆部地形探测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常规测量方法、摄影测量方法。


常规测量法是利用光学仪器(经纬仪、全站仪等)采用交会的方法测绘地形要素,该方法技术成熟,适应于小面积地形测量。


摄影测量方法是指利用光学摄影机或其他遥感器获取的图像(像片)来确定被摄地物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相互关系,按照遥感器的位置可分为地面、航空和航天摄影测量。


地面摄影测量具有获取图像灵活、比较容易在低潮时摄取海岸和干出滩像片的特点,但对濒临水域地带摄取图像困难,不适宜大面积海岸带地形测量。


航空摄影可以依岸线方向摄影获取海岸像片,摄取像片的时间宜在半潮线以下的低潮时刻,摄影比例尺可以根据成图精度和图像判读的要求确定,满足测绘海岸带地形图的需要。


航天摄影是以卫星作为摄影测量的平台并按设计的轨道对地面摄取图像,因我国海岸线弯曲狭长,航天摄影轨道很难与海岸线延伸方向一致,同一轨道上摄取的海岸带图像不一定很长。


2、分解法干出滩地形探测技术


干出滩指介于海岸线以下至0 m等深线之间的潮浸地带,是地形测量的困难地区。由于我国海岸线狭长,干出滩宽度不一,干出滩底质性质差别很大,因此干出滩的探测工作非常艰巨。


目前一般采用陆地常规测量方法和陆海结合的方法测绘干出滩地形。人能行走的干出滩,应采用陆地常规测量方法,即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沿海岸设站,在大潮低潮(半潮后)按照测图比例尺要求对滩涂点人工碎部测量,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人无法登陆的干出滩宜采用陆海结合方法,陆部尽量选择在潮汐大潮低潮时向海部测量,而水深测量应选择潮汐大潮高潮时向陆部测量,根据潮汐观测结果求取深度基准面,并将观测结果归化到深度基准面起算的水深值(即水位改正)。


但重要的、大面积的干出滩宜采用海部水下地形测量配合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施测。


3、分解法水深测量技术


水深测量主要是以测量船只为运载平台,按照计划航线航行,通过GPS定位和声呐测深仪器向海底发射声波逐点同步获取海底地形和地貌数据。


声呐测深设备主要有单波束回声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以及海底地貌探测仪(侧扫声呐)。


单波束回声测深仪是常规的测深设备,由发射换能器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脉冲,然后由接收换能器接收海底的反射回波,并通过记录脉冲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来计算深度。


多波束测深是一种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测量新技术。多波束测深仪接收换能器一次可同时获取与航线相垂直的平面内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水深点,当船载平台向前运动时不间断地发射超声波脉冲,则可以获得条带范围分布的水深观测数据。


4、综合法海岸带地形测绘技术


综合法即采用一种探测设备同时对陆部和海部要素进行探测的方法。目前从理论上可实现综合探测]陆部和海部要素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双介质航空摄影测量、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探测技术和机载激光测深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