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次
2023-04-23
目前在汽车工业领域大量使用塑料来代替传统的钢铁和合金材料,实现汽车结构轻量化,同时简化汽车制造工艺,提升乘客的安全感和舒适感,目前塑料已广泛应用在车内顶棚, 仪表板、车内门板、方向盘等汽车覆盖件和内饰件。然而,这些部件在生产、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硬物的刮擦,表面留下划痕,引起变色、光泽的改变,划痕处甚至能够引起应力集中,最终影响内外饰件的美观和耐用性,限制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中科检测橡塑材料检测实验室可提供各类塑料性能测试服务。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机构拥有CMA、CNAS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
五指刮擦测试方法
五指刮擦试验即以五个金属手指状的刮擦头在不同载荷下划过材料表面形成刮痕,目视比较划痕的可见度。试验装备主要包括试验台、刮擦杆、刮擦头、砝码、驱动五部分。
实验前先将样品固定在试验台上, 刮擦杆的一顶端固定碳化钨制材质的高度抛光刮擦头,直径为 1 mm 或 7 mm,刮擦杆另一端固定砝码,根据样品尺寸及测试需求确定刮擦杆的安装位置、数量和负载,刮擦距离一般设定为 100 mm~200 mm,刮擦速度为 100 mm/s。
测试完成后,要求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通常为明亮的北方天空日光或 D65 标准光源,目测划痕,可通过改变样品与观察者的角度使划伤线以最清晰可见的角度呈现。评价时排除划痕起点和终点两端各 10% 的范围,即仅取中部80%的范围为有效评价区域。
尽管五指刮擦测试方法简单,仍有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事项如:
1)样品表面平整,有效保证各处受力均匀;
2)试验开始前将悬空的刮擦头轻轻放下,否则刮擦头可能会在砝码的作用下在起点处形成凹痕;
3)若样品尺寸小于测试行程,需要在刮擦头超出样品边缘后及时将其抬起至悬空状态,避免刮擦头与金属台面接触而受到损伤。
硬度试验笔刮擦测试方法
硬度试验笔主要包括笔杆、弹簧、刮擦头、压力调节滑块等,测试过程中可更换不同规格的弹簧达到所需的压力范围,刮擦头一般为半球形尖端,直径有 1 mm、0.75 mm、0.5mm 等。
测试前安装符合要求的刮擦头、弹簧,将压力调节块定位到要求的压力刻度,例如 10N 或其它规定值,然后手握试验笔垂直于试验样品表面,将刮擦头压入到与笔杆前端口平齐或规定的深度,在样品表面划行一定距离,如 100 mm。一般采用目视法评价样品表面划痕,可根据相应标准对划痕进行评级。
硬度试验笔刮擦测试基本原理同五指刮擦类似,优点是设备更为简单,便于携带,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快速直接的测试,同时可根据需要设定任意力值,因此硬度试验笔刮擦法更适合应用于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不可规避的缺陷,即手动操作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刮擦速度不可控。
硬度试验笔刮擦试验评价方法同五指刮擦测试评价方法一致。
网格刮擦测试方法
网格刮擦试验是以固定载荷及间距在材料表面划网格,测定刮痕处的颜色变化,用发白程度来表征材料的耐刮擦性能。
目前各材料厂商及汽车厂商广泛采用仪力信十字形切口试验机完成材料耐刮擦性能测试。刮擦头为球形尖端,直径 1 mm,通过杠杆在刮擦头上面施加规定的载荷,如 5N、10N、15N、20N 等。
以北美某汽车公司内饰塑料零件耐划伤测试标准 GMW 14688 为例说明网格刮擦测试方法:仪器的自动引导刮擦头运动,速度1 000 mm/min,划痕间距 2 mm,长度为 40 mm,一个方向至少刮擦 20 道划痕,之后将样品旋转 90 度,在垂直的方向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形成纵横交错状网格痕刮擦。
通过测色仪测试划伤前和划伤后的 L*值(L*反应颜色的深浅),计算DL*, DL*值越大说明刮擦后颜色发白越明显,材料的耐刮擦效果越差。测试结果采用仪器测量法进行评价更客观,目前网格刮擦实验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摩擦色牢度刮擦测试方法
摩擦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最基本的色牢度考核指标,试验方法是将干摩擦布和湿摩擦布在一定的载荷下与着色纺织品进行摩擦,然后参照沾色灰度卡对摩擦布的沾色程度进行评级,其中五级最好,一级最差。
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简便,但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很多汽车厂商将该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塑料制品耐刮擦性能的测试中,并建立了相应的测试标准。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摩擦头、载荷、速度等各关键参数,除干态摩擦外还规定了在水、酒精、肥皂水和汽油等液体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湿态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即首先在标准摩擦布上浸渍不同种类的液体再进行摩擦色牢度测试。
湿态摩擦可以更好的模拟塑料零件在受到液体影响时的摩擦磨损情况,例如蒸馏水湿态摩擦可模拟雨雪天气情况下塑料外饰件的耐刮擦性能,肥皂水摩擦可模拟在清洗车辆过程中塑料零件受到的摩擦磨损情况。湿态摩擦色牢度测试法弥补了其他类型耐刮擦测方法的不足,强化了液体对材料耐刮擦性能的影响。
塑料制品测试后的评价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摩擦布的沾色评级和材料表面状态评价,而后者是评价的重点内容,使用色差计及光泽度计测量材料受试前后颜色变化和光泽度变化,同时可以采用变色灰卡对测试后样品给予评级,五级最优,一级最差。
其他刮擦测试方法
回形针刮擦法,刮擦头为回形针,样品尺寸一般为 152 mm×152 mm,负载为 0.75 kg,测试时将试样放置在测试装置的底板上,4个边缘分别与底板平行,释放装有载荷的回形针,以稳定的速度慢慢拉动样品进行刮擦,刮擦痕迹平行于样品边缘,滑动距离至少为100mm,可用直尺引导样品以保证刮擦痕与样品边缘相平行,同时可以记录划痕距离。
完成一个方向的刮擦后将样品旋转90度,沿着另一边缘拉动样品直至 4 个方向全部划完。采用目视法评价样品划伤程度。
TABER 摩擦试验仪刮擦法,分为直线型往复刮擦测试法和圆周型摩擦试验法,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刮擦头,并且载荷和速度可调,整个测试过程设备自动运行,测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较理想。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