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次
2023-04-28
防雾性指塑料薄膜具有的改善或防止其在封闭空间形成水珠或水雾的性质。塑料薄膜防雾性试验有三种测定方法,即:冷雾法、急速热雾法和水浴热雾法,适用于透明塑料薄膜(片)的防雾性的测定。一般来说,冷雾法适用于露点以下包装的情况,急速热雾法和水浴热雾法适用于露点以上的包装的情况。
中科检测橡塑材料检测实验室可提供塑料薄膜防雾性试验服务。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机构拥有CMA、CNAS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
防雾性试验仪器
a) 平口烧杯:容量250mL,外径(70±2)mm,全高(95±2)mm;
b) 秒表:精度不低于1 s;
c) 低温恒温箱或冷藏柜:恒温范围:0℃~10℃,控温精度不低于1"C;
d) 恒温水槽:恒温范围 : 室温 ~80℃,控温精度不低于1℃;
e) 温度计:可测量23℃、85℃,分度为0.1℃ 。
防雾性试验试样
1、取样
试样应沿整个宽度均匀取样,避免其表面出现或存在折皱、杂质等影响试验结果的外观缺陷。
2、尺寸和制样
1)平张:尺寸为(120±3)mm X (120±3)mm,足够盖住烧杯口。
2)方袋:取尺寸为(300±2)mm X (160±2)mm的薄膜,试验面朝里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折,两封合边封合成方袋,封合宽度为5mm ~15mm。在距试样开口边(70±2)mm处做定位标记,套在烧杯口上,使定位标记与烧杯口重合。
3)一组试验应采用同种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3、试样数量
每组试验进行 3 次,如果出现 3 次试验结果不一致,则追加试验 2 次,如果一组试验出现3个等级,需重新试验。
4、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除另有规定,试样应按照 GB/T 2918-1998 规定,在温度 (23±2)℃和相对湿度 (50±10)%的环境下,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4 h,并在此环境进行试验。
防雾性试验试验方法与步骤
1、冷雾法
1)往平口烧杯中注入(200±10)mL、(23±2)℃符合GB/T6682-2008要求的三级水。
2)将试样用双面胶或橡皮筋固定,使其防雾性试验面对扣于烧杯口,试验部位应平整。
3)将固定好试样的平口烧杯放入温度为(3±2)℃的低温恒温箱或冷藏柜中,开始计时。
4)5min时取出放有试样的烧杯,放置在GB 11533-2011附录B中的标准对数近视力表上,使烧杯的底部中心对准视力表的0.1中心线,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垂直于烧杯底从上往下观察薄膜试样表面,5s内观察完毕。
2、急速热雾法
1)将平口烧杯放置在GB 11533-2011附录B中的标准对数近视力表上,能使烧杯的底部中心对准视力表的0.1中心线,注入(200±10)mL、(85±2)℃符合GB/T 6682-2008要求的三级水。
2)迅速将试样用双面胶或橡皮筋固定,使其防雾性能试验面对扣于烧杯口,试验部位应平整。此时开始计时,试验时间60s。
3)完成试样固定,总时间不得超过20s。
4)60s时,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垂直于烧杯底部从上往下观察薄膜试样表面,5s内观察完毕。
3、水浴热雾法
1)往水槽中加入自来水,将GB 44533-2011附录B中的标准对数近视力表防水处理后固定水浴槽底板上,在水中可见视力表清晰度与自然状态下一致。
2)往平口烧杯中注入(200±10)mL、(23±2)℃符合GB/T 6682-2008要求的三级水。
3)将试样用双面胶或橡皮筋固定,使其防雾性能试验面对扣于烧杯口,试验部位应平整。
4)将放有试样的平口烧杯放置在(60±2)℃的恒温水槽中,使杯底没入水浴(50±5)mm,开始计时。
5)15 min 时,在自然光或40 W 日光灯下,垂直于烧杯底从上往下观察薄膜试样表面, 5 s 内观察完毕。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