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牙膏美白功效评价怎么写?功效评价方法有哪些?
牙膏美白功效评价怎么写?功效评价方法有哪些?
  • 421次
  • 2024-08-08

    牙膏的美白功效通常是指通过特定的化学成分或物理作用,去除牙齿表面的外源性色素,帮助恢复牙齿的本来色泽。美白牙膏中常见的成分包括过氧化物、氢氧化物等,这些成分能够分解牙齿表面的有机色素,使其颜色变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牙膏的美白效果主要针对牙齿表面的色素,对于牙齿内部沉积的内源性色素,如四环素牙或氟斑牙,美白牙膏的效果有限。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牙膏美白功效评价报告。


    常见牙齿美白成分及其作用方式


    导致牙齿着色的,主要有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以及增龄性因素,牙膏中的美白成分主要作用于外源性因素引起的牙齿着色。


    已经目前牙膏中的美白成分作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磨擦剂(水合硅石、珍珠岩、Al2O3):去除牙齿表面污渍


    牙结石抑制剂(聚磷酸盐、柠檬酸钠):防止有色基团沉积,抑制牙结石形成


    钙磷酸盐(羟基磷灰石):沉积在牙齿表面,阻止细菌形成牙菌斑


    着色剂:改变牙齿颜色吸收和反射光谱


    生物酶(木瓜/菠萝蛋白酶):分解蛋白质达到去渍效果


    过氧化物聚天冬氨酸盐(聚天冬氨酸钠):氧化有机色团抑制牙菌斑生成


    总体来说,牙齿美白成分或产品从作用方式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抑制型和去除型。


    牙齿美白功效评价方法


    1、牙膏美白功效临床试验评价方法


    在临床试验中,Lobene 色斑指数是一种常见的基于肉眼检查评价牙齿颜色的方法。但其方法只适用于评估去除牙齿的外源性色斑效果,用0~3的数字来评价色斑部位的面积和染色程度。Vita 牙齿比色卡也是临床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评价牙齿美白的方法。


    客观仪器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如利用图像分析仪器VISIA,在同一检测周期的不同时间点进行拍照记录,从而对牙膏的美白功效进行辅助性的功效评价。


    但临床评价需在具有资质的医院,通过专业的口腔医生来开展,周期长、费用高,且存在受人为主观影响的风险。


    2、牙膏美白功效体外评价方法


    体外实验方法同样也能评价牙齿的着色性能和美白成分的美白效果,多用于前期功效成分的筛选,或配方的功效验证。


    1)基于离体牛牙的体外评价


    由于离体牛牙相对易获取,且其结构、理化性质与人牙较接近,用离体牛牙代替人牙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选择。


    基于离体牛牙,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对牙膏的美白功效进行评价:外观评估及色差值测定。


    先对试验使用的离体牛牙进行外源性着色,即先在一定比例和成分的染色液(如茶渍、咖啡等)中染色和固化,使用待测样品进行刷牙清洁测试,对不同时间点的离体牛牙进行拍照,对比统计外观颜色变化情况。


    对不同时间点的离体牛牙,在相同的光线、环境下进行拍照,并将不同时间点的进行对比。如图5,可以明显看出第30天照片中,离体牛牙的外源性着色被去除。


    同时,也可使用色差仪对刷牙前后的颜色进行测量,从而对牙膏美白功效进行定量评价。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牙膏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过氧化脲)相比,具有明显去除外源性色斑的效果,刷牙后染色牙齿的颜色改变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2)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体外评价


    羟基磷灰石在牙釉质中的比例高达96%,因此常常作为牙齿模拟物,用来评估牙膏的除渍和防渍能力,主要针对通过化学作用去除或防止牙齿外源性着色达到牙齿美白效果的产品。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紫外吸收光谱法是将羟基磷灰石粉末作为色素吸附的载体,红茶作为牙渍源,用牙膏浆的上清液处理后,通过紫外光谱测定其对茶渍的吸光度进行定量评估(E值);


    色差法则是通过压制成圆片的羟基磷灰石片作载体,经过同样的处理后利用色差计对其表面颜色变化进行定量评估(L*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