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次
2024-08-28
纺织品防霉性能是指产品具有抑制霉菌孢子萌发及菌丝体在纺织品表面生长繁殖的能力。防霉性能的测试原理为将试样放置在一定的温、湿度环境中,经一段时间之后,取出试样,观察试样表面的发霉情况,根据试样表面长霉程度来评价纺织品的防霉性能,长霉面积越小,则说明样品的防霉性能越好。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纺织品防霉试验报告。
测试菌种
防霉测试的菌种为丝状霉菌。纺织品防霉处理的目的是抑制霉菌孢子萌发及菌丝体生长,防止霉菌对纺织品外观和性能产生劣变。纺织品的种类很多,其用途也多种多样,按纺织品的种类和使用地域环境的不同,霉菌的侵蚀和影响也千差万别。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在纺织品上生长的优势霉菌主要是曲霉(Aspergillus sp.)、青霉(Penicillium sp.)、木霉(Trichoderma sp.)和球毛壳霉(Chaetomium sp),其次是短梗霉(Aureobasidium sp.)、根霉(Rhizophydium sp.)、毛霉(Chaetomium sp.)、和交链孢(Altenaria sp.)等;空气中的优势霉菌也是曲霉、青霉、木霉等,因此,防霉试验中常用的测试菌主要有黑曲霉、青霉、球毛壳霉、绿色木霉等。
接种量
试验中要求把每支新培养出来的霉菌斜面,加入少量无菌水,用接种环轻轻擦洗斜面表面孢子,收集到一带玻璃珠的无菌分散液中,振荡均匀,过滤,收集滤液。离心已过滤的孢子悬浮液,去掉上层清夜。用50ml无菌水沉淀悬浮物,再离心。用此方法清洗孢子三次。然后把孢子液稀释到不同的浓度。
孢子浓度影响长霉面积,最终影响到对试样的防霉等级的评价。从现有的纺织品防霉标准看,每毫升孢子浓度多规定为105?106,这个浓度范围差异不会影响到防霉等级的变化,菌液接菌量过多,孢子液颜色深,易堆积于样品表面,影响观察(难以分清楚是喷上的孢子团或是样品上长出的孢子),样品表面有明显色斑;菌液接菌量过少,难以达到严酷的试验环境。
培养时间
试验培养2周与培养4周的结果相差较大,培养时间对防霉效果好的样品无明显影响,而对防霉效果不好的样品则影响较大;培养时间超过4周后,培养时间的影响已相对较小。因此,许多标准规定培养时间为28d。
纺织品防霉标准比较
在AATCC 30和EN14119中,还有土埋法测试纺织品对微生物抗性,土埋法主要是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纺织品发生颜色、生物降解等劣变,从而使产品的拉伸强度降低,对纺织品的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测定所埋样品的断裂强度,用断裂强度表征它的抗霉能力。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