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纺织品抗菌试验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做好纺织品抗菌试验?
纺织品抗菌试验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做好纺织品抗菌试验?
  • 250次
  • 2024-08-28

    抗菌性能测试是纺织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抗菌效果,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通过抗菌测试,可以评估纺织品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抑制能力,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卫生的产品,降低感染风险。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纺织品抗菌试验报告。


    测试菌种


    抗菌检测方法的测试菌种主要为细菌,少量标准中增加了酵母菌,在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中,菌种的选择必须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纺织品抗菌处理的目的是使纺织品对接触到其表面的致病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防止疾病的传播。因此,测试菌种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测试菌种为人体皮肤或黏膜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二是在空气环境中分布广泛。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中,人和动物是主要携带者,通常存在于健康人群的鼻腔、咽喉、头发和表皮中,而且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致病菌, 因此作为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


    大肠杆菌分布相当广泛, 已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性菌种用于各种试验,肺炎克雷伯氏菌存在于人体肠道、呼吸道,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和创伤感染,甚至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等,也常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用于纺织品的抗菌测试。


    白色念珠菌是人体皮肤粘膜常见的条件致病性酵母菌, 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侵入细胞引起疾病。白色念珠菌具有酷似细菌的菌落,易于计数观察, 常作为酵母菌的代表。


    目前大部分抗菌产品的抗菌性能, 常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酵母菌的代表。但实际上仅用这三种菌来代表织物的抗菌性能是远远不够的,但作为一个标准,除考虑科学性外,还需要考虑可操作性和试验效率,因此,可在测试基本菌种基础上,根据产品的特殊用途增加其他的测试菌。


    接种菌的制备方法


    菌液制备是抗菌试验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决定着试验中细菌生长情况的好坏。目前的制备方法,分为两步法和三步法。所谓两步法,就是连续传代2次活化细菌,制备接种菌液;三步法就是连续传代3次活化细菌,制备接种菌液。


    在抗菌试验中,必须是活性较高的细菌才能真实地反映抗菌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在试验中,活性的高低是根据对照样上的细菌在培养前后的增长情况来判断的。细菌增长得越多,其活性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定量试验中菌种的制备分为两步活化和三步活化法,活化方法的不同对测试菌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


    对照样


    定量培养中,由于抑菌率是根据试样与对照样的回收菌数的减少率来计算的,因此,对照样上测试菌的增长数量对于抑菌率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对照样对于测试菌的增长数量有很大的影响,本实验室用不同机构的对照样测试,大肠杆菌增长倍数可相差10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增长倍数相差也可达到6倍。因此,对照样的标准化,可使各检测机构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增强。


    其他因素的影响


    试样用量的多少对结果有着显著影响,在目前的所有方法中,试验结果计算的各参数都与试样量无关,而在一些标准中只给定了试样用量范围。试样用量越多,活菌数就减少得越多,从而抗菌效果也越好,但这种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因此,统一试样用量在抗菌试验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测试菌的孵育时间对微生物增长倍数有较大的影响,也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孵育时间不同,测试结果可能不同,而不同的标准的孵育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菌种代数对测试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测试菌传代次数越多,菌的活性越弱、其生化特性也可能发生改变,测试结果就不能反映产品对测试菌的抗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