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化妆品功效评价:图像分析法在美白祛斑、舒缓等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化妆品功效评价:图像分析法在美白祛斑、舒缓等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 378次
  • 2024-10-15

    化妆品功效评价是通过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临床评价等多种方法对化妆品功效进行综合测试、合理分析和科学解释中。在评价过程中,除制定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案外,客观评价仪器也成为评价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图像分析法以其使用方便、形象直观、可视化等优点而备受青睐。图像分析法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原理的成像设备辅以配套的分析算法和软件系统,实现对多种化妆品功效指标的测量,如L*a*b*值、ITA°值、积分光密度等颜色指标,皮肤粗糙度、皱纹深度等纹理指标以及毛孔个数、皱纹条数、眼袋体积等数量指标。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化妆品功效评价报告。


    美白祛斑功效评价


    人体皮肤的颜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与分布,而黑色素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数量直接影响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也是产生黑色素的决定因素。美白功能评价的最重要检测指标,就是测定皮肤细胞中的黑色素含量。


    图像分析法利用显微镜照相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系统,能够对红斑、色素沉着以及皮肤上的伤疤等皮肤颜色进行扫描并采用灰度处理技术进行色度指标的定量,检测皮肤颜色的变化。将图像分析得到的测量值转换为L*a*b*三维比色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式。其中,L*值(0~100)与黑色素含量有关;a值(-60~60)表示从红色到绿色的平衡,与真皮内的血红蛋白含量相关;b*值(-60~60)表示从黄色到蓝色的平衡。ITA°值则代表色度的整体变化,TTA°值越大,皮肤颜色越浅。


    舒缓功效评价


    敏感皮肤典型表现是皮肤泛红和皮肤屏障破坏近年来针对敏感性皮肤开发的化妆品主要目的在于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皮肤敏感性和炎症反应,从而提高皮肤耐受性。通过测量使用护肤品前后皮肤红斑的变化、对比角质层含水量和经皮水分散失量的变化,皮肤厚度以及皮肤表面结构的改变等,从而判断护肤品对皮肤敏感的改善情况。


    皮肤微循环检测可以提供微血管中的血流变化影像,可应用于紫外线诱导的亚红斑量的定量评价、斑贴试验红斑评估等方面。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可输出反应血流情况的数据并反映血流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图,典型的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为PeriScanPM3,以及激光多普勒散斑血流仪实时成像系统MoorFLPI。另外Visia 皮肤分析仪通过偏振光的图片采集技术,可得到皮肤红斑照片,直接反应真皮乳头层的血红色素情况,从而可间接反映皮肤的炎症状态,实现对抗刺激和舒缓类产品的功效性评价。


    其他功效评价


    图像分析法还提供多种其他测试指标,满足对不同功效化妆品的评价。


    1、皮肤表面温度测试。


    Skin-ThermometerST500利用一种特殊的传感器接收皮肤表面发出的红外线来测试皮肤表面的温度,是一种皮肤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VarioCAM inspectHD红外热成像系统,可摄制高清动态的红外线录像。


    2、头皮屑测试。


    将盛有头皮屑的器皿放到DandrutMetterDA20中,用一束均匀的光束照到盛有头皮屑的器皿上,正上方的摄像头用于拍摄器皿中头皮屑的分布图像。通过Dandruf专用分析软件可以分析器皿中头皮屑的数量、尺寸、面积及不同尺寸头皮屑的百分比分类,进而评价去屑产品的功效。


    3、脱发育发测试。可应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采用MICROSKIN Ⅱ型多功能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对受试者使用前后的靶目标区皮损的图像进行对比,给出客观的量化指标。在参照临床功效肉眼判定标准的基础上,经试用0,4,8和12周的各周次宏观和皮肤镜微观图像,测得靶目标区终毛根数和终毛数密度的变化与0周比较,评价育发产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