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次
2024-10-31
近年来,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品种逐年增加,产量也越来越大。为了给抗菌防霉纺织品的性能作出衡量和评价,规范整个抗菌纺织品行业的标准,各个国家纷纷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检测标准。由于细菌与菌生长状态的差异,纺织品的抗菌防霉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抗菌检测,一类是防霉检测。抗菌检测既包含抗细菌的检测,也包含真菌中无菌丝形态的白色念珠菌的检测,而防霉检测则主要针对丝状真菌霉菌进行检测。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纺织品抗菌防霉性能检测报告。
纺织品抗细菌检测方法
琼脂平皿扩散法通过向平皿内注入两层培养基,下层为无菌培养基,上层为接种培养基,将试样放在上层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培养基和试样接触处细菌繁殖的程度来定性评定试样的抗菌性能,以抑制带的宽度作为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表征。该方法只针对溶出型抗菌剂整理后的纺织品,通过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只能定性评价抗菌性能,不能准确定量测定。但是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
吸收法是通过将规定浓度的菌液滴加于抗菌纺织品试样和不含抗菌剂的对照样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对培养前后的试样和对照样进行洗涤,再对洗脱液中的活菌计数,通过培养前后活菌数的变化来评价抗菌性能。这个方法适用性较广,溶出型和非溶出型的抗菌剂均可使用,而且结果较为准确,但是操作较复杂。
振荡法是通过将纺织品在菌液中振荡使细菌与纺织品中的抗菌剂充分接触,根据振荡前后菌液中所含的活菌数的变化作为测定抗菌性能的主要指标。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非溶出型的抗菌剂,而且操作也较为复杂。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检测方法
真菌是一大类真核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真菌主要是单细胞的酵母菌和丝状生长的霉菌。单细胞的酵母菌形态和生长特性类似于细菌,因而白色念珠菌作为单细胞真菌的代表是采用抗菌检测中的振荡法进行抗菌性能评定的。而霉菌的形态和生长特性则与单细胞真菌差别较大。霉菌的细胞以菌丝形式存在,聚集在一起形成菌丝体,在固体基质上时称之为菌落。当霉菌进入繁殖阶段时会形成大量孢子。由于真菌丝状生长的特性,因此无法像细菌一样进行准确的菌落计数,在抗菌纺织品的防霉检测时不能采用抗细菌的检测方法。
我国的防霉性能评价方法则较为简单,主要分为平皿培养法和悬挂法,采用的菌种均为混合菌种,平皿培养法中的培养基采用不含碳源的无机盐琼脂培养基,置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霉菌在试样表面生长情况,根据面积对纺织品防霉性能进行等级评定。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