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次
2024-10-31
纺织品的防霉整理主要是预防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霉菌在纺织品上生长繁殖不仅降低纺织品的强度, 而且产生大量的孢子和霉菌毒素, 危害人类的健康, 所以纺织品的防霉整理是纺织品功能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品经过防霉整理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评定其防霉性能。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纺织品防霉性能检测报告。
防霉性能检测美国标准
美国AATCC 30-2004标准在改进原来检测方法后于2010年开始执行,该标准的检测主要分为四种方法。根据这一标准,评定纺织品抗霉菌生长主要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纺织材料本身的损害和腐烂;二是霉菌的生长虽然不一定造成强力损伤,但是可能会有难闻气味并产生污渍。纺织品根据最终的用途进行预处理,并可能在进行检测之前先在预期环境中暴露一定时间。
方法一、土埋法,即将抗菌样品以及对照样埋在湿度适宜的土壤中一段时间培养之后,主要通过测定纺织品的强力损失来对纺织品的抗霉菌能力进行评定。这种试验方法是最为剧烈的,而且一般只适用于沙袋、帐篷等具备特殊用途的纺织品。
方法二、琼脂平板法,主要是针对纺织品对球毛壳菌的抵抗能力进行测定。由于球毛壳菌对纤维有分解能力,因此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含纤维素的纺织材料的抗腐蚀能力,也可用于评定抗菌剂整理的均匀性。将制备好的孢子悬液接种到放在固体无机盐琼脂培养基的布样上,置于温度及湿度适宜的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培养后,洗净样品,采用ASTMD 5035方法测量纺织品的强力损失。另外还需目测或在显微镜下观察,以测量布样表面霉菌生长的面积。
方法三、主要针对黑曲霉的抗菌测试。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与方法二基本相同,由于黑曲霉在测试条件下在纺织品上生长而不引起可测量的纤维损伤,且生长量较大,因而最终的测试只需测定试样表面黑曲霉的生长面积即可。另外,其他的单菌、混合菌液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方法四、主要用于测定室外或地面上使用的且一般经过防水处理过的纺织材料表面上无致病性霉菌生长的能力。一般采取混合菌液,包括黑曲霉、青霉菌以及绿色木霉。制备好混合霉菌菌液之后便可以采用方法二进行实验。最终通过对纺织品表面霉菌生长面积、纺织品表面颜色、柔软性、强力损失等方面进行测定。
防霉性能检测欧盟标准
欧盟则主要分为四种方法,一是琼脂平板法(培养基中不含碳源),二是培养基中含碳源的琼脂平板培养法。这两种方法除了培养基存在差别外,其他培养方法基本一样,都是将混合的孢子悬液涂布到样品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下培养一定时间,之后测定样品上霉菌生长情况、纺织品对霉菌的抑制情况和纺织品强力损伤情况。三是湿室培养法,这种方法不为样品提供营养源,而是直接将样品置于湿度适宜的空气中悬挂培养,孢子液均匀涂布或者喷在布样表面。该方法也是通过测定纺织品上霉菌生长情况和强力损失来完成。第四种方法是测定纺织材料的抗真菌活性,这种方法与前三种存在本质区别。将孢子液倒入琼脂培养基中均匀混合,待冷却凝固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检测纺织品表面菌生长面积和纺织品对霉菌生长的抑制情况。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