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3次
2024-06-28
药物的抗菌试验是为了检查药物的抗菌能力。该项试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新药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如抗菌药物的筛选,提取过程的生物追踪、抗菌谱的测定、耐药谱的测定、药敏试验、药物血浓度测定等各个方面。
中科检测开展各种原料及产品的体外抗菌试验服务,具备CMA、CNAS资质认证,检测报告可用于原料及产品备案及产品研发,贸易凭证等。
药物体外抗菌试验用途
抗菌药物的筛选、药物的抗菌谱测定及临床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方面。
抑菌:即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不能杀死微生物,在药物除去后微生物又能生长:
杀菌:即能杀死微生物,当药物除去后,微生物也不能再生长繁殖。
两者并非绝对,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而言。
常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1、琼脂扩散法
药物可以在琼脂培养基中自由扩散,形成一定浓度的含药区域。
由于各种微生物对不同药物或同一药物不同浓度的敏感性不同,因而形成一定大小的抑菌圈或抑菌距离,根据其大小,可以了解药物的抗菌作用大小或是微生物对试验药物的敏感性。
2、滤纸片法
制成含菌平板后,将滤纸片蘸取药液置于平板上,培养后观察结果,量取抑菌圈直径以此判断试验药物抑菌作用的强弱。
用于新药的初筛及临床的药敏试验
挖沟法:
1、在琼脂平板上挖沟,沟两边垂直划线接种各种试验菌,沟内加入药液。
2、培养后,根据沟两边所生长的试验菌离沟的距离来判断药物对试验菌的抗菌作用强弱。
适用于在一个平板上试验一种药物对几种不同试验菌的抗菌作用。
琼脂扩散法具有方法简便,技术要求不高易掌握操作的特点。但精确度不高,一般能用于性或初步判断其作用的强弱。
液体稀释法是一种测定药物的抗菌作用定量方法,较琼脂扩散法精确,因而运用较普遍。
3、连续稀释法
可用于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可以用液体培养基,也可用固体培养基。
凡能抑制试验菌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为该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C)。
以培养后无细菌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为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MBC)。
1)在一系列的试管中用液体培养基将试验药物作连续对倍稀释,使药物的浓度沿试管顺序成倍递减。
2)再于各管中加入等量的实验菌,经16~24h培养后,与阴性及阳性对照管进行对照观察。
3)将未长细菌的培养液取出,分别转种琼脂平皿。如培养后重新长出试验菌,说明该药仅有抑菌作用。如无菌生长则可以认为该药物有杀菌作用。
4、联合抗菌试验
在药学中,常需要检查两种抗菌药物在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以及抗菌药物与不同PH值或不同离子溶液的相互影响。
1)纸条试验
即在已接种实验菌的平板表面垂直放置两条浸有一种药液的滤纸条,培养后根据抑菌区的加强、减弱或无影响来判断它们在联合应用时的效应。
2)棋盘格法
是由于在试验时,含两种不同浓度药物的试管排列呈棋盘状而得名,用以评价两种药物同时用不同浓度进行联合试验时的抗菌活性。
实验时排列6排试管,每排6管,共36管使成方块,A及B药各以液体培养基进行稀释,A药各稀释度纵行定量加入各管,B药各稀释定量按横排加入,两药同时作单独抗菌实验对照。然后加入定量菌液,经培养后观察结果。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