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牙膏美白功效评价怎么做?美白功效评价试验方法介绍
牙膏美白功效评价怎么做?美白功效评价试验方法介绍
  • 472次
  • 2024-08-02

    牙膏美白功效是指增白牙齿,美白牙齿,通过氧化反应增白牙齿,减少外源性着色,机械性减少外源性着色,化学性减少外源性着色,通过光学效应达到美白/增白效果。2020年11月,《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牙膏命名及功效宣称应当具有与命名内容相符的实际功效,且功效宣称用语不得超出功效分类目录确定的允许宣称范围,禁止标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不能添加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等,明确的法规条文,使得牙膏功效评价作为产品功效宣称重要的前序工作。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牙膏美白功效评价报告。


    牙膏美白功效原理


    牙齿变黄的原因分为外源性着色和内源性着色。外源性着色主要由日常饮食带来的色素或口腔中细菌产生的色素在牙齿表面沉着造成。例如,长期喝咖啡、可乐、茶、红酒或吸烟,其中的物质经过口腔和牙齿时,一部分色素会沉积在牙齿表面微小的凹陷里,使牙齿变黄。外源性着色相对容易清除。


    内源性着色主要是牙齿更深层的牙釉质或牙本质颜色改变造成的。如四环素牙是因病长期服用抗生素四环素,使色素沉积在牙本质内,导致牙齿变黄。此外,氟斑牙、牙髓坏死引起的牙齿变色也属于内源性着色。一般来说,牙齿的内源性着色很难通过刷牙清除。


    经过功效评价的美白牙膏对牙齿的外源性着色具有一定清除作用,能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增白牙膏的功效成分主要有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三氧羟苯醚、植酸钠等。研究表明,焦磷酸盐是一种有效的抗牙结石成分,易溶解于水,其溶液呈碱性,牙石的主要成分是晶体形式的羟基磷酸钙,焦磷酸盐中的多磷酸根阴离子是 Ca2+ 、Mg2+等的络合剂,把牙石中的这些离子转化成了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从而抑制磷酸钙沉积物的形成,去除牙结石和渗透进牙结石中的外源性色素,起使牙齿增白的效果。


    牙膏美白功效评价方法


    1)体外评价方法:


    对于牙齿美白的体外检测,基于离体牛牙或牙釉质块等其他多种体外基材进行。离体牛牙相对更易获取,而且其结构、理化性质与人牙接近,用离体牛牙代替人牙是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首选。而牙釉质块本质也来源于离体牛牙,是将牛牙釉质部分切割成固定的规格,在模具中被自凝树脂包埋制成牙磨块后抛光酸蚀形成。


    从两方面出发评价美白功效:外观评估及色差值测定。


    第一步,在一定比例和成分的染色液(茶渍、咖啡等)中进行染色和固化,对离体牛牙/牙釉质块进行外源性着色。然后使用待测样品进行洗刷清洁测试,以离体牛牙为例,在同样的光线和环境下,对不同时间点的离体牛牙进行拍照,对比统计外观颜色变化情况。


    除了相机拍摄外,使用色差仪对使用前后的颜色进行测量,从而进行定量评价。如图,试验组牙膏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过氧化脲)相比,具有明显去除外源性色斑的效果,刷牙后染色牙齿的颜色改变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可以用NBS感觉色差程度表来辅助判断色差感觉程度,NBS单位=ΔE×0.92,当得出的结果>1.5时,就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色差感觉程度。


    2)人体评价方法:


    在临床实验中,Labene色斑指数是一种常见的基于肉眼检查,评价牙齿颜色的方法,用0~3的数字来评价色斑部位的面积和染色程度,评分标准如下:


    0级:无色斑存在


    1级:色斑不超过牙面的1/3,属于轻度色斑(黄色或黄褐色)


    2级:色斑不超过牙面的2/3,属于中度色斑(中等程度的棕色)


    3级:色斑大于牙面的2/3,属于重度色斑(深棕色或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