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次
2024-08-26
化妆品毒理试验是评估化妆品原料和产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进行。这些试验包括但不限于局部毒性试验如皮肤和眼睛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光毒性和光敏感试验,以及系统毒性试验如急性毒性、遗传毒性、重复剂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试验和毒代动力学试验 。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化妆品毒性试验报告。
毒理试验基础知识
依据《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要求,原料需要进行完整版安评,化妆品安全评估局部毒性和系统毒性试验主要有:
1.局部毒性
(1)皮肤和/或眼睛刺激性/腐蚀性;
(2)皮肤致敏性(皮肤变态反应);
(3)皮肤光毒性;
(4)皮肤光变态反应。
2.系统毒性
(1)急性毒性(急性经口和/或经皮):人或者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某外源化学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效应。“一次”可以是瞬间给予动物染毒,也可以是在特定时间内持续接触外源化学物过程。“24小时内多次”是针对毒性很低物质,一次难以达到规定限量;
目的:确定性毒性LD50(半数致死剂量),评价毒性大小并进行急性毒性分级。为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和其他毒理学试验的接触剂量设计、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
(2)遗传毒性;
(3)重复剂量毒性;
(4)生殖发育毒性;
(5)慢性毒性/致癌性:实验动物或人长期接触外源化学物出现的毒性效应。(动物试验为24个月);
(6)毒代动力学等。
3.染毒途径与相关产品
经口(胃肠道):药品、食品、化妆品等
经呼吸道:香水和香薰精油等
经皮:化妆品、药品和消毒剂等
其他途径(主要是注射):药品和医美产品等
化妆品安全评估程序
依据《技术导则》,化妆品安全评估程序共有四个步骤,分别是危害识别、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
01危害识别
危害识别是指基于毒理学试验、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监测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等的结果,从原料和/或风险物质的物理、化学和毒作用特征来确定其是否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原料毒理学数据就是在这个步骤中呈现。
02剂量反应关系评估
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是用于确定原料和/或风险物质的毒性反应与暴露剂量之间的关系。对原料和/或风险物质的有阈值毒性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估,需确定原料的NOAEL或BMD;对于原料和/或风险物质的无阈值致癌效应,可通过剂量描述参数T25或BMD等来进行剂量反应关系评估;对于存在致敏风险的原料和/或风险物质,可通过NESIL进行剂量反应关系评估。其中,有阈值毒性效应是指必须在超过一定的剂量限值(阈剂量)之后,才会引起机体出现损伤的毒性效应。
03暴露评估
暴露评估指通过对化妆品原料和/或风险物质暴露于人体的部位、浓度、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等的评估,确定其暴露水平。
04风险特征描述
风险特征描述指化妆品原料和/或风险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和损害程度的描述。可通过计算安全边际值、终生致癌风险(LCR)、可接受暴露水平与实际暴露量的比较分别对化妆品原料和/或风险物质对人体引起有阈值毒性效应、无阈值致癌效应和致敏效应进行描述。
危害识别、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都需要毒理学数据,但是让安评人员最头疼的是如何查询原料的毒理学终点数据,以及也没有明确哪些原料在无数据或无法找到毒理学终点时,该如何选择毒理学试验项目,这是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