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纺织品防霉检测技术有哪些?纺织品防霉标准概况分析
纺织品防霉检测技术有哪些?纺织品防霉标准概况分析
  • 334次
  • 2024-08-2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日用消费品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防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逐渐被市场认可。抗菌纺织品主要应用目的是降低病菌在纺织品中的生存和传播机会,防止微生物分解人体汗液及其他分泌物产生的臭味,从而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或者是防止纺织品发霉变质。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纺织品防霉检测报告。


    纺织品防霉检测技术


    纺织品防霉检测主要为定性检测,试验原理为:当经过防霉处理和未经防霉处理的纺织品分别接种一定量的测试霉菌,在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下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霉菌在试样表面的生长情况来评价纺织品的防霉性能。当试样表面长霉面积越小,则该样品防霉性能越好,如果试样表面没有长霉,说明该试样越不容易被霉菌污染。


    根据接种后试样放置方式分为干式法(或悬挂法)和湿式法(平皿培养法),另外还有土埋法,土埋法主要是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纺织品发生颜色、生物分解等劣变,从而引起断裂强度发生变化,本文将不对土埋法做详细介绍。


    培养皿法优点:适合小件样品的试验,每个样品都相对独立,互不干扰,节省空间,不适用于大件样品的整体试验。缺点:湿度控制,平皿需要较多无机盐培养基以保持充分的湿度,否则培养基失水干裂,湿度降低而影响试验。


    悬挂法的优点:适合大件或较厚样品的试验,只要箱内盛有足够的水,其湿度可恒定不变。缺点:多个样品同时试验需要多个潮湿箱并占据大量的空间。


    选择培养皿法或悬挂法应根据样品厚度来选择,另外,户外使用的纺织品最好使用悬挂法。


    湿室悬挂法:把待检测样品接菌后悬挂于一湿室(密闭箱内盛一定量水,样品悬挂于上方并不能接触水),将湿室置于一定温度的环境中,培养28天后观察样品表面霉菌生长情况。


    培养皿检测法:即把样品置于无机盐培养基平皿中,接种后置于一定温度与湿度的环境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样品表面霉菌生长情况。


    纺织品防霉标准


    AATCC 30-2004  耐真菌活性 纺织品材料的评定 纺织品材料耐霉菌防腐


    AATCC 174-2011 地毯的抗菌性能评价


    BS EN 14119-2003 纺织品测定-微生物作用的评价


    JIS Z 2911-2010 耐霉菌活性测试方法


    GB/T 24346-2009 纺织品防霉测试方法


    FZ/T 60030-2009 家用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防霉等级检测


    0级:未见长霉;


    1级:肉眼未见生长,显微镜下明显生长;


    2级: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小于25%;


    3级: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为小于(25%~50%);


    4级: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大于50%;


    5级:长满整个样品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