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光触媒材料抗菌效果检测方法介绍:检测其抗菌性能及抗菌率
光触媒材料抗菌效果检测方法介绍:检测其抗菌性能及抗菌率
  • 347次
  • 2024-09-26

    光触媒是指纳米级二氧化钛及其制备的相关材料,此类材料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二氧化钛利用光照射促进化学反应,产生空穴作用,而光触媒本身不会产生变化。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介质材料产生正负电子荷,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分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最终分解成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甲醛、除臭、杀菌、自洁抗污、净化空气等功能。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光触媒材料抗菌效果检测报告。


    纳米二氧化钛粉剂抗菌试验


    (1)采用营养肉汤稀释法


    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将纳米二氧化钛粉剂溶解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再用肉汤稀释成不同浓度,然后依次接种细菌,混合均匀;同时接种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将接种的肉汤置于37℃条件下培养 24 h,以无菌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为MIC。试验至少重复3次以上。


    (2)玻片试验法


    依照QB/T2591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操作。将含量10/L纳米二氧化钛溶液涂于5cmx5cm玻璃片上,阴干。将试验菌定量接种于涂有纳米二氧化钛的玻片上(阳性对照不涂纳米二氧化钛),用厚度为8μm聚乙烯薄膜贴于玻片上使细菌均匀接触抗菌剂;将其置于市售BLB 352灯管(经检测光照强度:0.25~0.50mW/cm^2)光照条件下,照射24h,同时设不经过光照的对照组。


    光照结束后,按活菌计数程序,对各玻片进行活菌计数培养,测定各组存活菌数,计算抗菌率。


    纳米银粉剂抗菌试验


    依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抑菌环试验和MIC测定。


    (1)MIC试验


    采用琼脂稀释法,将纳米银粉剂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然后依次混合溶解在琼脂培养基中(阳性对照不加纳米银)制成平板,在各平板表面点种试验菌。


    将接种细菌的平板置于37℃条件下培养24h,以无菌生长的平板最低稀释度为MIC。


    (2)抑菌环试验


    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制成平板,在平板表面均匀涂抹接种试验菌。然后在各平板上均匀打上5mm直径的小孔,每孔滴加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以不漫出为准。


    将各平板置于上述条件下进行培养,精确量取抑菌环直径。培养结果以抑菌环直径大于7mm,判定为有抑菌作用。


    粘胶纤维抗菌试验


    试验方法依照QB/T 2591 抗菌塑料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将试验菌定量接种于纳米二氧化钛粘胶纤维膜和载银光触媒粘胶纤维膜上,阳性对照用不含抗菌剂的相应纤维膜。


    将其置于市售BLB352灯管光照条件下,照射 24h,同时设不经过光照的对照组。光照结束后,按活菌计数程序,对各纤维膜进行活菌计数培养,测定各组存活菌数,计算抗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