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CENTER
新闻资讯 技术文章 一次性卫生用品抗菌性能评估试验怎么做?抑菌效果试验及评价标准介绍
一次性卫生用品抗菌性能评估试验怎么做?抑菌效果试验及评价标准介绍
  • 345次
  • 2024-10-25

  抗菌材料是指在原材料中添加抗菌剂而使该用品具有抗菌性能,且在一定时间内抑制细菌分裂、繁殖、存活,由此种材料制成的抗菌一次性卫生用品日益增多,消费者对其抗菌性能与健康影响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一类日常生活用品,能够帮助使用者达到清洁、卫生的目的,具有种类繁多、使用广泛等特点。一次性卫生用品抗菌性能评估试验可为评价抗菌产品提供依据,将收集到的抗菌样品进行检测与评估。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抗菌性能评估报告。


  抗菌性能是什么?


  抑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抑菌性能测试是将测试微生物接种至具有抑菌作用的产品上,使产品与测试微生物充分接触,使其发挥抑菌作用。然后对产品上残留的微生物进行计数,计算微生物与抑菌产品接触充分的时间后,微生物的下降百分比及下降对数级,进而评价产品的抑菌性能。


  抗菌性能评估试验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大肠杆菌(ATCC 25922)、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黑曲霉(ATCC 16404)、芽枝状霉(CGMCC 3.4012)、宛氏拟青霉(CGMCC 3.4253)、绿色木霉(CGMCC 3.3942)、出芽短梗霉(CGMCC 3.3984)、球毛壳霉(CGMCC 3.4254)、黄曲霉(CGMCC 3.1398)、桔青霉(CGMCC 3.2913)。


  抗菌性能评估试验方法


  1、 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抑菌效果试验及评价标准


  试验依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附录C4进行,加菌为(1×105~4×105) CFU/片或mL,作用时间为2、5、10和20 min,按式1计算抑菌率。


  抑菌率(%)=[(A-B)/A]x100


  式中:A—对照样品的平均菌落数;


  B—被试样品的平均菌落数。


  评价标准:抑菌率≥50%~90%,样品有抑菌作用;抑菌率≥90%,样品有较强抑菌作用。


  2、非一次性用品的抗菌效果试验及评价标准


  试验依据《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JISZ 2801:2000)进行,试验加菌量为(2.5×105~10×105) CFU/mL,接触时间为24 h,按式2计算抗菌活性值,进一步转换成抑菌率形式表达,计算公式见式3。


  R=UA-UB……(2)


  式中:R—抗菌活性值;


  UA—对照片放置24 h得到的菌落数对数值;


  UB—样片放置24 h得到的菌落数对数值。


  抑菌率(%)=[(A-B)/A]x100……(3)


  式中:A—对照片放置24 h得到的菌落数;


  B—样片放置24 h得到的菌落数。


  评价标准:抗菌活性值≥2.0,即抑菌率≥99%为合格。


  3、耐霉试验及评价标准


  试验依据《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GB/T 1741-2007)进行,样片均匀喷涂混合霉菌孢子悬浮液0.5 mL,接触时间为28 d。


  参照《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GB 21551.2-2010)中对耐霉材料的评价要求:长霉等级为1级或0级,评价为有抗霉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