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次
2024-12-12
化妆品风险物质是指由化妆品原料带人、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人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随着化妆品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化妆品安全事件,显示我国目前的化妆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化妆品的属性为日用化学工业产品,且长期施用于人体皮肤表面,与使用者的健康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化妆品风险物质作为化妆品安全性评估的重要部分,逐渐成为化妆品企业、监管部门以及广大消费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测试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化妆品风险物质检测报告。
化妆品中重金属检测
《规范》中将铅、汞、砷及其化合物列入化妆品禁用物质清单。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可能来源为:粉质原料以及富集了土壤中大量重金属的部分植物原料、因制作过程或包装带入等。长期使用含有这一类元素的产品,会极大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2019年发布实施的《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规范》中,明确将重金属铅、砷、汞镉作为化妆品注册和备案的法定检测项目。常见的化妆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为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氢化原子荧光光度法等。
1.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规范》中提到可以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铅的含量。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含量时,首先需要对待检测样品进行预处理,铅离子经过处理后,最后检测其吸光度。本方法对铅的检出限为1.00μg/L,定量下限为3.00μg/L。此方法具有灵敏度较高,分析速度较快,操作简便等优点。
2.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规范》中使用氢化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汞、砷的含量。本方法对汞的检出限为0.1μg/L;定量下限为0.3μg/L;对砷的检出限为4.0μg/L,定量下限为13.3μg/L。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规范》中规定了可以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铅、汞、砷等37种元素的含量。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化妆品中的重金属时,利用量子探测器上的计数与浓度。最后按照相应的关系换算得出样品中的重金属的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具有可以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最大优势,并且该方法有着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得到较高精确度的检测结果。但是因为氩气较为昂贵,以及对检测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以及专业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
4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规范》中规定了可以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铅、镉的含量,本方法对铅的检出限为0.15 mg/L,定量下限为0.50 mg/L;对镉的检出限为0.007 mg/L,定量下限为0.023 mg/L。
化妆品中氢醌检测
氢醌,即1,4-二羟基苯,呈无色或白色结晶状,易氧化,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茎、叶等部位,可作为抗氧化剂、偶氨染料阻聚剂等,有一定的祛斑美白作用。熊果苷是一种天然活性皮肤脱色成分,美白作用好且毒性较低,但其天然来源较少、提取工序繁杂且效率低,故大多通过氢醌转换制得,且熊果苷本身在皮肤代谢的多种细菌下可以转化为氢醌这种有害物质,所以配方中添加的熊果苷可能是氢醌的来源之一。研究表明,氢醌会对免疫系统及器官产生毒害作用,具有作用机制多、遗传后果多的特点《规范》明确将化妆品的氢醌列为禁用物质。氢醌的检测手段主要有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
1.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
《规范》中提到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化妆品中氢醌的含量,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祛斑类化妆品和香波中氢醌的含量。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μg,定量下限为0.01μg。
2.色谱法
运用薄层色谱法对氢醌进行检测,其中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丙酮(体积比7:3),显色剂为10%铁氰化钾水溶液和2%三氯化铁水溶液混合溶液(体积比1:1)。
3.毛细管电泳法
通过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氢醌含量,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泳缓冲液为pH=9.2的硼砂,电压为20kV,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100μg/mL氢醌的检出限为0.5 μg/mL。
化妆品中其他风险物质检测
1、季铵盐-15
季铵盐-15是一种甲醛供体类防腐剂,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吴景等检测了季铵盐-15释放的游离甲醛以间接反映季铵盐-15的含量,因为季铵盐-15释放甲醛的过程会受到温度、pH值以及储存时间等条件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2、二甘醇
二甘醇,又名二乙二醇(醚 )、一缩二乙二醇,是一种有毒有机化合物,为《规范》中明令禁止的物质。在多元醇与环氧化物生产聚醚类产品的过程中比如常见的甘油、PEG等多元醇原料中会含有少量乙二醇杂质,其本身残留并不会影响产品的各种指标,但若用聚醚产品做包材时会造成化学性污染或诱发对人体的危害。
3、邻氨基苯酚
邻氨基苯酚应用于制造染料、药物、印刷、塑料固化剂等领域的化工中间体,在《规范》中从允许使用的染发剂划分为禁用组分,是染发产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风险物质。陈鸿申等研究改进了已报道的HPLC方法,检测出曝气生态水中旱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为环境中邻氨基苯酚的分析检测提供参考。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整体技术解决方案。